绿色液体燃料规模化落地难在哪?
中国能源报·2025-09-18 13:31
事实上,一直以来,我国绿色燃料相对短缺。就航运业而言,在船舶能效指数(EEXI)与碳排放强度指数(CI I)的双重要求下,老 船绿色低碳改造、新船的技术创新虽不断取得进展,但绿色甲醇、绿氨等绿色燃料受技术不成熟、标准与认证体系不完善等因素影 响,产能和供应量远未达到商业规模。 江苏省可再生能源行业协会高级专家沈国民在接受《中国能源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制约绿色液体燃料大规模推广的关键因素是尚未 建立绿色液体燃料市场体系。"新体系的建立需要漫长的过程,目前绿色液体燃料仍处在工业化示范阶段,还未形成商业化运行模式, 成本高于传统化石燃料成本。" 成本差距有多大?沈国民坦言,当前技术水平及原料价格水平下,绿色液体燃料成本大约是同类型传统化石燃料成本的2倍,想要具备 市场竞争力,要么对传统化石燃料征收碳税,要么绿色液体燃料得有绿色溢价。 "以可再生能源风光电制甲醇为例,成本与规模相关,以每年10万吨为例,加上固定资产(装置、建设、安装)折旧、公用工程、耗 材、人员费用等,可再生能源电制甲醇整体成本可以实现每吨2900元。但事实上,绿色甲醇即使以该成本进入传统甲醇市场,也没有 竞争优势,要想与传统甲醇持平、具备市场竞争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