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 无人化风电场推动风电运维模式从人防向数防和技防转变 通过标准化和模块化技术路径倒逼产业链智能化转型 为行业规模智慧化复制提供解决方案 [1][3] 智能运维管理模式变革 - 传统10万千瓦风电场需10人团队维持运转 无人化升级后巡检工时降低3000多小时 安全性提高3-5倍 综合人效提升超过27% [5] - 运维模式实现三大跨越:从依赖人工升级为人机协同 从人工巡检转变为机器巡检 从被动响应跃升至预警维护 [3] - 无人化解决方案以无人值守 远程集控 智能诊断为核心 重构新能源场站管理模式 [6] 技术架构与运营效率 - 云边端三级智能架构实现经验传承与复制:云为总部大脑负责全局决策 边为场站现场经理进行本地化分析 端为现场感官设备执行指令 [9][10] - L3级无人化解决方案使5座5万千瓦风电场节省20人 人机效能提升至1.67万千瓦/人 [7] - 系统管理近300台智能设备 覆盖5000多个巡检点位 实现无人化运行 [8] 政策支持与行业影响 - 多项国家政策推动人工智能与能源行业深度融合 用数字化技术赋能绿色低碳转型 将智慧能源列为重点任务 [8] - 2025年7月发布行业首部《智能场站规范化建设推广白皮书》 提供智能场站建设行动指南和标准范式 [15] - 未来风电管理将从分散式向集约化转型 通过区域集控中心+公共检修中心模式实现跨场站资源优化配置 [16] 技术应用与创新成果 - 无人机巡检将过去两周的人工巡检工作压缩至一周完成 实现设备故障快速识别与治疗 [6] - 金风科技成立AI研究院 投入巨额资金研发设备自动检修和故障排查技术 [11] - 项目采用GW150-3MW智能风电机组 年发电量超1.3亿度 [13] 行业挑战与解决方案 - 面临5G/光纤覆盖不足 风机接口协议不统一等系统协同难题 需通过定制化开发解决 [18] - 行业标准滞后导致AI决策责任认定空白 企业需自行制定风险预案 [19] - 三峡能源与金风科技等企业正积极推动行业标准建设 避免重复造轮子 [20] 推广路径与未来展望 - 采取试点-验证-推广渐进式路径 已在青海 西藏 山西等多区域落地新能源无人化场站 [15] - 通过减少重复性劳动提升人员专业技能 增强无人化场景下的运维安全保障能力 [16] - 为全球能源革命贡献中国智慧 推动行业向数字化 智能化 绿色化转型 [16]
“无人化”风电场重塑产业智能化下一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