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头部GP的最新思考:2025,如何下注?
FOFWEEKLY·2025-09-19 17:39

行业范式变革 - 中国一级市场正经历深刻的结构性调整,从周期性波动转向足以重塑规则的“范式变革”,宣告中国VC/2.0时代的正式来临 [3] - 行业已从“投模式”转向“投硬核”,从“追逐风口”走向“发现标杆”,投资机构需理解科技与商业的结合 [4] - 投资共识出现分化,LP结构转变、GP商业模式重塑、退出路径重构等系统性变化共同发生 [3] 头部GP战略迁徙与定力 - 君联资本坚决推进投“早、新、硬、大、难、长”的投资策略,主动放弃中间阶段的成长型投资,转而布局具备长期技术壁垒、商业化周期较长的“硬核项目” [7] - 君联资本提前三四年布局量子计算、脑机接口、AI大模型、机器人等领域,认为若不提前布局则现在连入场券都没有 [8] - 孚腾资本成立近四年管理规模达300亿,战略上深度绑定高校与科研机构构建科创生态,并围绕国家和上海市重点产业龙头做大做强 [8][9] - 孚腾资本积极开展全球化布局,在香港设子公司,在美国、日本、中东部署顾问团队,以同步海外创新资源 [9] - 钟鼎资本坚持“老干部上前线”的策略,认为在宏观混沌下微观层面存在多样性机会,需要有经验的人带头冲锋以捕捉机会 [12][13] - 钟鼎资本的投资主题从聚焦“供应链效率提升”延伸至“供应链安全”及“软硬件协同的中国优势供应链” [13][14] - 嘉御资本的战略转变总结为“勇敢的坚持”和“勇敢的改变”,坚持看好中国品牌、文化IP和技术出海的全球机会,同时勇敢调整全球化策略 [24] 微观层面投资机会 - 钟鼎资本强调用全球视野看产业格局,锁定中国“不能输”的领域,如芯片制造、算力中心等与AI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 [13] - 中国优秀的硬件制造能力结合电动化、数字化、智能化浪潮,实现了“软硬件协同”,成为核心优势,例如户储企业创业四年即实现不错利润 [14] - 华控基金将中国科创演进总结为三个阶段:从“模仿引进”到“追赶并跑”,再到目前的“局部引领”,在AI、量子、低空经济等前沿领域已缺乏可参照的标杆 [17] - 华业天成资本确立“双一流”策略:聚焦一流赛道,重仓高成长性创始人,在选定赛道中全面扫描并筛选具备高成长潜力的创始人进行重仓投入 [20] - 华业天成不采用“购买赛道”策略,而是深度拆解赛道、锁定细分领域的潜在龙头,依赖于对技术路线与商业前景的深度认知 [22] 无人区投资逻辑 - 面对技术路线未明、商业闭环未现的前沿领域,投资机构必须主动发现和定义标杆 [17] - 华控基金采用“全链条价值配置”平衡风险:在成熟领域追求市场价值,在成长板块捕捉成长价值,在早期领域投资认知价值 [17][18] - 在AI等前沿领域,早期投资赚取的是“技术认知价值”,通过预判技术路线来捕捉未来龙头 [18] 科技VC新使命与全球化布局 - 科技VC的核心价值在于早期发现、坚定陪伴、共渡周期,“重仓”不仅是资金支持,更是协助企业解决技术、供应链、市场等难题 [21] - 嘉御资本在2022-2023年间成为极少数在美国设立美元AI基金的中国机构,并配置了6人本地团队,以真实把握中美科技产业的差距与差异 [24] - 在AI领域,中美存在“差距”与“差异”,中国大模型领域需走低成本高效路径,关键不在于“谁用得好”而是“谁用得起” [25] - 美国博通市值突破数万亿美元,而中国的中际旭创、新易盛市值分别为4500亿元和3400亿元,但上半年利润达数十亿级别,更具安全边际 [26] - 嘉御资本更看好“AI+硬件”融合,尤其是在工业及消费类智能设备领域,中国已展现出全球竞争力 [26] - 安克创新在提价后利润仍增长44%,验证了中国品牌出海的可行性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