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3D生成到达3.0阶段,不止提升行业渗透率,也正催生3D原生新玩法 | 对话3D生成平台Tripo
量子位·2025-09-20 16:35

AI 3D生成赛道概述 - AI 3D生成是近两年生成式AI领域最值得关注的赛道之一,市场前景广阔[3] - AI技术显著降低了3D生成在工具链、专业技能和人力成本方面的门槛,为专业人员和爱好者提供了新机会[5] - 游戏、建筑、设计、手办等多个领域已验证对AI 3D的需求,大量行业存在潜在需求,赛道天花板可观[5] - 市场参与者快速涌现,大厂如腾讯推出混元3D生成平台,创业公司如VAST、Meshy、影眸科技等持续迭代自研模型和产品[5] VAST公司及Tripo平台核心数据 - Tripo平台已在全球覆盖超300万专业开发者,AI 3D原生模型数量超过4000万,中小用户超4万[10] - 公司推出了一站式AI 3D工作台Tripo Studio,支持智能部件分割、贴图魔法笔刷、智能低模生成、万物自动绑骨四大核心功能[10] - Tripo 3.0模型参数从2.5版本的十几亿直接拉升到两百亿级别,采用全新技术路线和表达形式[10] - 截至9月19日,公司年度经常性收入(ARR)已达到1200万美元,6月份单月营收约60多万美元[65] AI 3D降本增效与商业化应用 - AI将3D建模成本从手工制作的上万元降至极低水平,平台提供每月56次免费生成,订阅费用为20美元/月[15] - 用户可通过文字或图片生成3D模型,并使用智能笔刷进行拖拽修改,实现风格化、重贴图、重拓扑等功能[15] - 生成的模型可通过淘宝店进行3D打印,提供冰箱贴、钥匙扣、手办等定制化产品,家庭3D打印机价格约两三千元[18][21] - 工业打印效果更优,但成本更高,当前生成精度已可满足大众商业化需求[20][21] 用户群体与核心应用场景 - 平台主要服务两类用户:无3D专业能力的UGC创作者和有专业能力需降本增效的PGC用户[25][29] - UGC用户通过社区联名活动参与实际创作,如与跑团店、3D打印厂商举办的设计大赛,激发原生玩法[26][28][38] - 专业用户覆盖游戏动画、影视CG等虚拟场景,以及工业设计、电商、文旅、教育等实体场景[29][30] - API调用客户可将3D生成能力接入自有产品,如游戏《燕云十六声》接入后实现"言出法随"的UGC玩法[31][32] 技术发展与行业影响 - AI 3D正处于从60分向80分推进的阶段,需解决几何精度、贴图细节、可控性、图片还原度等共性问题[42] - 技术发展将逐步颠覆传统3D管线,先整合为34个模块,再实现全自动化,可能出现单一模型替代整条管线[44] - 行业影响广泛,包括游戏、设计、工业等领域,并衍生出小单快返、定制化生产等新商业模式[33][35] - 3D原生玩法不断涌现,如角色对战、古董生成等,分享率超50%,可能催生全新游戏品类[36][38][39] 产品开发与运营策略 - 产品开发需"粗中有细",既要敢于定义新功能,也要细致调研市场,技术是产品核心[45][46][48] - 关键指标关注用户生成模型的数量、下载率和活跃度,通过深度用户访谈驱动迭代[50][56] - 技术"起新墙"速度快,产品需更快"糊旧墙",需预判技术趋势并具备长期主义[58] - 用户增长依赖与KOC/KOL共同成长,通过活动、比赛鼓励内容分享,而非复杂增长策略[63] 未来发展方向与挑战 - 确定性趋势是技术广度和深度不断提升,更多领域将被AI化,效果持续优化[66] - 不确定性在于3D与视频、具身智能等领域的结合方向尚不明确,需持续探索[67][68] - 理想平台需满足功能易用性、完整性和效果优良性,需算法与产品紧密配合[61][62] - 只有大模型难以直接服务客户,需结合AI算法和工程化设计形成完整工作站[5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