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与增长 - 2015年中国首次发行新增专项债券约0.1万亿元,而2025年规模已跃升至4.4万亿元 [5] - 截至2025年7月末,地方政府专项债务余额约35.5万亿元,占地方政府债务总额比重约67% [5] - 专项债发行规模明显增加支持了数十万个重大项目开工建设 [5] 专项债券偿还压力来源 - 部分专项债项目收益不及预期甚至没有收益,而地方政府性基金收入大幅下滑 [5] - 地方政府性基金本级收入从2021年约9.4万亿元降至2024年约5.7万亿元 [5] - 今年前8个月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本级收入23516亿元,同比下降1.6% [5] 项目收益不及预期具体案例 - 广东省1个市3个专项债项目年度实际收益未达预期,涉及6.6亿元 [6] - 山东省1市9县35个项目建成后收益未达预期,涉及债券资金49.95亿元 [6] - 项目收益不及预期原因为前期申报夸大项目收益、项目推进不及预期导致资金闲置 [6] 利息偿还困难与财政压力 - 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利息必须用财政资金偿还,不被允许"借新还旧" [6] - 2024年全年地方政府债券支付利息13542亿元,占当年地方政府广义财政收入比重约7.7% [7] - 2023年全国有10个省份专项债务付息支出占比高于10%的财政重整计划启动门槛 [8] 地方政府应对利息压力的举措 - 甘肃省2个市和7个县财政垫付或违规使用贷款资金偿还专项债券利息26.72亿元 [7] - 安徽省29个项目的部分专项债资金被地方用于偿还专项债利息 [7] - 省级财政帮助市县垫付利息,目前地方政府法定债务本息兑付得到有效保障 [13] 国务院优化专项债管理措施 - 国务院办公厅提出优化专项债券额度分配,向项目准备充分、投资效率较高的地区倾斜 [13] - 允许地方依法分年安排专项债券项目财政补助资金等偿还本息,省级政府承担兜底责任 [13] - 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建立专项债券偿债备付金制度,抓好专项债券项目收入征缴工作 [14] 地方政府债务总体风险状况 - 截至2025年7月末,全国地方政府债务余额约52.8万亿元,控制在债务限额约57.9万亿元之内 [14] - 目前总体来看地方政府法定债务本息兑付得到有效保障,没有出现过违约情形 [13]
一些地方专项债存偿还压力,国务院已出招
第一财经·2025-09-23 1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