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别只顾着追赶 OpenAI,成为估值 1830 亿美元的 Anthropic 也不错
投资实习所·2025-09-23 13:47

OpenAI与Anthropic的用户行为差异 - OpenAI的ChatGPT用户行为中非工作消息比例达到73%,显示其更偏向综合应用场景[1] - Anthropic的Claude用户行为几乎全部与工作相关,AI主要被用作工具/助手/协作者,特别是在编程和增强人类能力方面[1] - 两家公司形成差异化发展路径:OpenAI注重综合能力提升,在推理和多模态全面发展;Anthropic以代码和工具使用能力为特色[1] 公司估值与市场表现 - OpenAI最新一轮融资后估值达到3000亿美元,Anthropic估值达到1830亿美元[4] - Anthropic的Claude Code产品在6个月内ARR达到4亿美元,Claude 4上线后两个月内收入增长5倍[5] - Anthropic在Agentic Coding领域占据主导地位,成为该领域增长最快的产品[5] Anthropic的技术突破路径 - 2024年6月发布Claude 3.5 Sonnet时首次提出内部Agentic Coding评估基准,强调模型在真实世界中修复代码库错误或添加功能的能力[9] - Claude 3.5 Sonnet在问题测试通过率上达到64%,显著高于Claude 3 Opus的38%和Claude 3 Sonnet的21%[9] - 2024年10月通过Computer use功能将模型工具使用能力提升到新阶段,重点展示业界领先的软件工程能力[9] - 2024年11月发布模型上下文协议(Model Context Protocol),该协议后来成为行业事实标准,Google和OpenAI都宣布兼容[10] 中国AI公司的应对策略 - 2024年7月初,月之暗面发布Kimi K2,技术博客标题为Open Agentic Intelligence,并提供与Claude Code完整兼容的接入指南[6] - 7月末,阿里发布Qwen3-Coder编程模型,智谱发布GLM-4.5,都朝着替代Claude Code的方向发展[7] - 8月底,DeepSeek发布DeepSeek-V3.1,包含兼容Anthropic API的能力[7] - 9月初,Anthropic限制中国企业使用后,国内AI公司迅速反应,希望成为Claude的有力替代[8] 技术路线图的差异化选择 - Anthropic并未完全按照OpenAI设定的L1到L5路线发展,而是在L2推理上做得不多,着重在L3 Agent上发力[15] - Kimi创始人杨植麟指出,追随OpenAI路线容易困在既定技术路线图,在Agent模型方面慢半拍到一拍[15] - 月之暗面最早以长文本理念闻名,2023年10月上线时支持20万字输入,是当时上下文最长的AI助手产品,约为Claude的两倍[16] - 2025年1月推出长思考推理模型K1.5反响平平,7月开源万亿参数Kimi K2模型获得技术圈认可[17] 行业竞争格局演变 - Anthropic让OpenAI成为Agentic Coding领域的追赶者,OpenAI最近回应是发布GPT-5-Codex专门针对软件开发优化的模型[18] - GPT-5-Codex与Claude模型体验不同:GPT-5更侧重深入思考后再采取行动,Claude更侧重边采取行动边思考[18] - 对于高难度任务,思考清楚再动手可能是更好选择,因此Claude不一定是软件工程的最终答案[19] - 中国AI公司需要探索属于自己的道路,而非简单追随他人路径[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