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核心观点 -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发布28项仪器设备采购意向,预算总额高达6.10亿元,预计采购时间为2025年8月至10月 [2][3] - 此次大规模采购旨在增强海洋科学研究能力,特别是针对热带印度洋海洋立体综合观测网络和冷泉生态系统研究装置等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 [9][10][11][13] - 采购清单涵盖高端科研仪器及大型船舶建造,显示公司在海洋科学装备领域的重大投入和技术升级需求 [9][10][11] 采购项目概况 - 采购预算总额为6.10亿元,涉及28项仪器设备 [2][3] - 主要采购时间集中在2025年8月至10月 [3][9] - 采购品目包括MAPPER-20kU无人机载水陆探测激光雷达、共焦拉曼光谱仪、稳定同位素质谱仪、走航式多参数观测系统等高端设备 [3][9] 重点采购仪器技术参数 - MAPPER-20kU无人机载水陆探测激光雷达:具备532nm和1064nm双波段水陆一体化点云及剖面探测能力,测量速率大于20kHz,测深精度优于0.15米 [9] - 长期深海潜标:可实现温度、盐度、流速、流向等关键参数的连续监测,数据采集频率不低于每小时一次,数据完整率超过95% [9] - 卓立汉光共焦拉曼光谱仪:标配有320mm焦长影像校正高通光量光谱仪,可实现多目标捕获,结合拉曼光谱与共聚焦技术进行高精度原位检测 [9] - GasBenchPlus+稳定同位素质谱仪:主要用于浅水珊瑚岛礁多界面的元素和同位素测定,δ13C测量精度小于0.1‰ [9] - 高精度便携式CH4/CO2/H2O分析系统:支持0.25ppb(CH4)的超精密检测,δ¹³C精度达小于0.12‰,灵敏度较国产设备提升3-5个数量级 [9][10]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 - 冷泉生态系统研究装置水面保障母船项目:公约船长124米,设计排水量9380吨,采用电力推进,具备二级动力定位能力,续航能力约10000海里,预算5.0912亿元 [10] - 配套设备采购:包括4500米光电缆绞车(预算790万元)、4500米地质绞车(预算650万元)、舷侧A架(预算535万元)等关键船舶设备 [10][11] - 水下作业系统:包括声通机升降装置(预算450万元)、CTD绞车(预算450万元)、水下供电设备(预算850万元)等专业海洋勘探装备 [10][11] 研究所科研实力 -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成立于1959年,是我国规模最大的综合性海洋研究机构之一 [13] - 研究所在热带海洋环境动力过程、热带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等前沿领域取得显著成就 [13][14] - 拥有完善的科研平台体系,包括多个国家级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如中国科学院热带海洋环境动力学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海洋药物重点实验室等 [15][16] - 研究所构建了覆盖南海和印度-西太平洋的观测网络,包括大亚湾、三亚、西沙、南沙等多个海洋实验站 [16][17]
6.10亿元!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采购大批仪器设备(含多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仪器信息网·2025-09-25 1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