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成功开发!我国科学家在这一领域取得重要突破
中国能源报·2025-09-27 16:11

核心技术突破 - 清华大学团队提出“富阴离子溶剂化结构”设计新策略,成功开发出一种新型含氟聚醚电解质 [1][2] - 该电解质通过热引发原位聚合技术,有效增强固态界面的物理接触与离子传导能力,显著提升锂电池的耐高压性能和界面稳定性 [2] - 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自然》期刊,为开发实用化的高安全性、高能量密度固态锂电池提供了新思路与技术支撑 [1] 电池性能表现 - 采用该电解质组装的8.96Ah聚合物软包全电池能量密度达到604Wh/kg,远超当下商业化电池 [2] - 电池在满充状态下通过针刺与120摄氏度热箱安全测试,未出现燃烧或爆炸,展现出优异的安全性能 [2] - 得益于优化的界面性能,富锂锰基聚合物电池表现出一系列优异的电化学性能 [2] 行业应用价值 - 该研究成果有望为成熟的固态电池产品研发提供重要技术参考 [2] - 技术进展针对固态电池应用中的两大难题:固-固材料刚性接触导致的界面差,以及电解质在宽电压窗口下的兼容性问题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