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鲲鹏:以自主创新筑牢中国算力底座,支撑能源电力等行业数智转型
中国能源报·2025-09-29 18:14
产业生态与市场表现 - 鲲鹏计算产业生态已覆盖硬件、软件与行业应用,与超7000家伙伴合作孵化超两万个解决方案[1] - openEuler开源操作系统累计部署超1260万套,openGauss开源数据库下载量达480万次[1] - 硬件开放策略助力13家OEM伙伴推出300余款数据中心产品,50余家KPN伙伴基于鲲鹏模组开发80多款边缘设备[4] 技术创新与产品发布 - 发布全球首个通算超节点TaiShan 950 SuperPoD,采用华为自研灵衢互联技术,具备超低时延、超大带宽和内存池化能力[1][11] - 通过鲲鹏DevKit和BoostKit实现"一码多芯、同辕开发",使开发效率和应用性能平均提升30%以上[4] - 软件开源战略持续深化,openEuler、openGauss等已完成对灵衢的全面支持,并开源高性能计算编程框架KUPL及多款编译器[12] 行业应用与客户实践 - 鲲鹏算力底座服务于政务、金融、能源等关键行业,在南方电网的国产通用算力应用规模占比超过三分之一[3][8] - 南方电网案例显示,鲲鹏助力其NUMA架构整体处理性能提升20%,处理器消耗降低15%,故障响应时间降低10%[8] - 联合38家伙伴发布2025年鲲鹏场景化解决方案,并新增27家部件伙伴,进一步拓展行业应用生态[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