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田庆军:储能项目经济性提升是拉动本轮需求增长的核心因素

行业政策与市场前景 - 国家发改委和能源局提出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目标为1.8亿千瓦以上,将带来巨大市场需求并推动资本市场向好 [2] - 到2035年,中国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目标为36亿千瓦,是2020年的6倍以上,未来十年需新增装机约19亿千瓦,将同步催生对储能的巨大需求 [10] - 新能源装机每年增长2亿到3亿千瓦,对储能需求巨大,行业正经历从“政策强配”转向“价值探索”和参与电力交易创造收益的关键转折点 [10] 储能经济性与成本趋势 - 储能系统成本较三年前下降约80%,部分地区度电成本已低于2毛钱 [2] - 行业正经历向更大容量电芯升级,新一代电芯有望降低系统成本约40% [2] - 储能自身技术进步和产业规模增加使其技术性能提升,同时价格大幅下降,形成需求驱动和自身发展驱动的双轮驱动 [10] 市场需求与供应状况 - 国内储能电芯需求十分强劲,头部电池企业工厂处于满产状态,部分订单已排到明年年初 [3] - 国内外市场需求持续增长,呈四六开趋势,具备国际化交付能力的企业将更具优势 [3] - 2025年上半年工厂产线持续满负荷运转,电芯出口比例超50% [3] 公司产能与技术布局 - 公司在全球拥有10座已投运的电芯制造基地,累计交付超50GWh储能电芯 [3] - 公司在美国田纳西的工厂已于今年4月投产,是北美首条本土建设的磷酸铁锂储能电芯产线,配合中国沧州基地产能爬坡,预计明年电芯交付量将实现翻倍增长 [3] - 公司是行业最早一批量产300+Ah、500+Ah储能电芯的企业,目前两代产品订单饱满,最新一代700Ah+产品也已进入量产准备阶段 [7] 技术迭代与行业趋势 - 行业正处于从300+Ah向500+Ah及更大容量电芯升级的关键窗口期,主流厂商将资源聚焦于下一代产品研发与产能建设 [7] - 推动大容量电芯的规模化应用是推动储能平价的关键路径 [7] 行业挑战与应对建议 - 行业近1/3系统集成商正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这种恶性竞争模式已开始向海外蔓延,威胁储能电站安全与效益,并可能削弱中国企业的全球领先地位 [10] - 应对核心对策包括建立科学的行业标准与体系、完善市场机制和政策及产能预警体系、企业加强技术创新以推动健康降本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