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概况 - 国家发改委正积极推进规模为5000亿元的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全部用于补充项目资本金,以促进金融更好服务实体经济,推动扩大有效投资 [3] - 该工具于2025年4月底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提出,目前正抓紧将资金投放到具体项目,旨在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 [3][5] - 根据测算,5000亿元的工具规模有望撬动约6万亿元投资,相当于2024年宽口径基建投资总额的24.4% [5] 工具规模与预期影响 -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预计,政策工具落地后,三年内每年可推动基建投资增长3至4个百分点 [5] - 2022年推出的7400亿元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曾推动当年基建投资增速从0.2%升至11.5%,2023至2024年增速也分别达到8.2%和9.2% [5] - 华泰证券分析认为,若5000亿元工具在三季度落地,乐观情形下有望拉动广义信贷扩张约4.4万亿元,并拉动年内基建投资约2个百分点 [8] 重点投资领域 - 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将重点聚焦数字经济、人工智能、低空经济、消费领域基础设施、绿色低碳转型、农业农村、交通和物流以及市政和产业园区等重点领域 [7] - 该工具作为"准财政"工具,意在解决项目建设资本金不足的问题,其投资领域可能包括消费基础设施及"两重""两新"等 [7][8] - 例如,湖州市商务局部署工作,重点围绕数字经济、人工智能、低空经济、消费领域等深入开展项目排摸 [7] 对民间投资的倾斜与支持 - 5000亿元规模的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中,将有1000亿元用于支持民营企业 [10] - 此举旨在应对民间投资已连续3个月负增长的现状,2025年1至8月民间投资同比下降2.3% [3][10] - 国家发改委透露,进一步促进民间投资发展的若干措施即将发布,将支持民间资本加大新质生产力、新兴服务业、新型基础设施等领域投资 [3][12] 民间投资现状与政策支持 - 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后,2025年1至8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2%,但同期民间投资增速仅为3%,仍低于总体水平 [4][10] - 国务院常务会议及国家发改委均部署了促进民间投资发展的措施,包括扩大准入、打通堵点、强化保障等 [10][11][12] - 国家发改委强调将支持民营企业参与人工智能等重大项目建设,并推动国有企业向民营企业开放更多应用场景 [13]
5000亿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落地
第一财经·2025-09-30 0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