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全球及中国辊压电池箱体行业研究及十五五规划分析报告
QYResearch·2025-10-09 17:06

辊压电池箱体行业规模与增长 - 2024年全球辊压电池箱体市场规模为212.65百万美元,2020至2024年期间年复合增长率为64.05% [3] - 预计到2031年全球市场规模将达到1,264.07百万美元,2025至2031期间年复合增长率为27.22% [3] - 2024年中国市场占全球市场份额为57.81%,预计至2031年中国市场年复合增长率为30.79%,规模将达到944.46百万美元 [8] - 同期美国市场年复合增长率预计约为19.20%,德国市场年复合增长率预计约为16.39% [8] 市场格局与竞争 - 亚太地区是全球最大的辊压电池箱体生产地区,占有大约80.11%的市场份额,北美地区占有大约10.27%的市场份额 [8] - 全球辊压电池箱体市场由亚太和北美地区厂商主导,头部厂商包括苏州亿创特、Novelis、祥鑫科技等 [8] - 前三大厂商占有全球大约55.30%的市场份额 [8] - 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传统汽车零部件生产商及其他企业不断进入该行业 [14] 产品技术与性能优势 - 辊压电池箱体采用高强度钢材或铝合金带材,经多道辊轮渐进式弯曲成型,兼具轻量化、高强度和模块化集成特性 [2] - 超高强度材料适配辊压工艺,抗拉强度可达1500MPa以上,远超传统冲压钢和铝合金 [13] - 通过闭口截形设计,在减薄厚度的同时保持高刚性,较传统钢箱体减重15%–20% [13] - 结构强度上,钢制辊压箱体强度最高,铝合金箱体次之,钣金冲压成型箱体较低 [11] - 辊压箱体零件为等截面,在多车型平台化开发方面有天然优势 [11] 成本效益与生产效率 - 高强钢材料成本比铝合金低25%–30%,材料利用率超95%,而铝挤工艺材料利用率仅为60–70% [14] - 辊压线速度达60m/min,工时较钣金工艺缩短40%,适合年产10万件以上的量产项目 [14] - 辊压产线初始投资超5000万元,需大规模订单摊薄成本,但长期看单件成本比铝箱体低30%以上 [14] 应用场景与市场需求 - 应用场景以新能源汽车为主战场,储能领域渗透加速,在电动车电池包中占比逐渐提高,逐步替代铝挤型材的中端市场份额 [13] - 大型储能电站标准化箱体采用辊压工艺,主要替代钣金工艺 [13] - 目前中国辊压电池箱体市场仍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产能是各大市场参与者的重要竞争点 [13] 行业发展驱动因素 - 欧盟《新电池法》要求提升再生材料比例,钢材回收率超90%,环保优势显著 [15] - 中国"十四五"新型储能规划推动标准化箱体普及,大型储能项目加速辊压工艺渗透 [15] - 电池箱体占整包成本5%–10%,车企亟需高性价比方案 [15] - 下游电动汽车和储能市场持续增长,政策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 [15] 行业发展挑战与风险 - 辊压产线投资高,需年产10万件以上才能摊薄成本,小批量订单难以覆盖固定投入 [16] - 定制化需求推高研发成本,不同车企电池包设计差异大,辊压外壳需频繁调整截面设计,单次开模成本超200万元 [16] - 高性能辊压设备和特种钢依赖进口 [16] - 产品毛利率相对较低,主要面向中低端市场,原材料价格上涨会挤压制造商利润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