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核心观点 - 诺贝尔奖近年呈现科学与工业界融合加速的趋势,获奖人更多来自工业界或已创立企业 [3] - 生物技术公司成为诺贝尔医学奖和化学奖背后迅速崛起的关键新兴力量 [4] - 诺贝尔奖成为技术从“颠覆性技术”成长为“成熟产业”的关键转折点,能显著吸引资本涌入并推动行业发展 [10] 新兴生物技术公司成为关键力量 - 202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弗雷德·拉姆斯德来自生物技术初创公司Sonoma Biotherapeutics,该公司专注于调节性T细胞疗法开发 [6] - Sonoma Biotherapeutics已获得超过3.3亿美元投资,并从再生元获得7500万美元预付款及4500万美元里程碑付款 [6] - 全球正在进行的调节性T细胞药物临床试验超过200个,其功能研究已超越免疫调控,参与组织修复和代谢调节等 [7] - 2023年诺贝尔医学奖mRNA技术发明人卡塔琳·考里科来自德国生物科技公司BioNTech,该技术正用于开发肿瘤疫苗和体内CAR-T疗法 [8] - 2020年CRISPR Cas9基因编辑技术获诺贝尔化学奖后,带动CRISPR Therapeutics等头部公司市值飙升,其与Vertex合作的基因疗法于2023年获FDA批准 [9] - 礼来于2024年7月斥资10亿美元收购基因疗法公司Verve Therapeutics,后者开发一针降低胆固醇的疗法 [10] - 国内基因编辑技术已用于开发CAR-T细胞疗法,如利用CRISPR Cas9敲除5个基因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 [10] 诺奖背后的“科学家创业” - 诺贝尔奖评选更具前瞻性,在技术出现早期应用时即予认可,对推动未来疗法商业化起重要作用 [12] - 美国私人资金资助科研的生态体系成熟,科学家创业普遍,西雅图地区过去两年已诞生三位诺贝尔奖得主 [12][13] - CRISPR Cas9技术开创者詹妮弗·杜德纳拥有Intellia Therapeutics等多家公司,其股价2024年以来上涨超过110% [13] - DeepMind创始人哈萨比斯创立的Isomorphic Labs发布AlphaFold 3,助其赢得2024年诺贝尔化学奖 [14] - 国内科学家创业案例增多,如施一公创立的诺诚健华股价较三年前上市时翻近4倍,王晓东创立的百济神州A股市值超4400亿元 [15] - 科学家创业成功需创新思维、资本助力和良好生态结合,建议科学家专注科研,公司经营交由职业经理人 [15] - 科学家创业应选择最容易转化的部分,而非最难攻克的问题,以尽快实现经济收益 [16]
科学家创业有何秘诀?
第一财经·2025-10-12 1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