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政策动态|四部门: 加快建立光伏、风电设备退役废弃产品回收标准规范 提升电池拆解回收技术水平,探索建立储能电池回收体系

能源装备高质量发展总体要求 - 以科技创新为根本动力,聚焦能源安全与能源转型两大中心任务,推动能源装备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3] - 到2030年,能源关键装备产业链供应链实现自主可控,技术和产业体系全球领先,有效保障能源勘探开发、能量转换、能源存储和能源输送等战略任务 [3] 能源勘探开发装备转型升级 - 煤炭开采装备:突破高硬度岩体截割材料、高功率密度防爆传动系统等关键技术,研制深井井筒机械破岩智能建造、超大型轮斗挖掘、年产千万吨成套装备等 [5] - 油气勘探开发装备:研发深地深水全波场地震勘探、随钻高精度测井、万米深地智能钻井、千米深水防喷器等关键装备,推动深地深水油气规模建产和老油田提高采收率 [5] 能量转换装备质效水平提升 - 化石能源发电装备:突破低成本高灵活新一代煤电技术,开展全流程规模化煤电降碳技术验证,加大自主化燃气轮机攻关力度,构建覆盖中小型到H/J级高参数机组的谱系化体系 [6] - 可再生能源发电装备:突破高性能海上风电叶片、高功率齿轮箱、漂浮式基础等关键装备,研制高效晶硅—钙钛矿叠层光伏组件、30万千瓦级光热发电成套装备、兆瓦级潮流能发电装置 [7] - 核能装备:加快突破压水堆机组关键装备,开展小型堆、四代堆等先进核电技术新装备研发,提升强辐射场等耦合环境下材料长期服役性能 [8] 能源存储装备规模化应用 - 储能装备:研制长寿命宽温域锂电池、钠电池、固态电池关键装备,构建低成本长时液流电池体系,突破大容量低成本物理储能技术,研制高水头抽水蓄能机组和高效率飞轮储能装备 [9] - 氢能装备:加快突破高可靠电解水制氢装备,开发大口径抗氢脆管道材料,研制高压管束集装箱、氢液化膨胀机等储运装备,突破富氢竖炉、掺氢燃气轮机和燃料电池等关键装备 [10] 能源输送装备技术攻关 - 输变电材料和装备:加快研制高可靠大容量直流换流变压器、特高压直流控制保护系统、天然酯绝缘油变压器等关键装备,发展基于人工智能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和电网智能控制软件 [12] - 化石能源输送装备:突破深海油气输送钢管关键技术,研制天然气管道压缩等装备,突破粗颗粒煤浆管道运输技术,推动千公里千万吨级输煤管网工程应用 [12] 能源装备数字化智能化升级 - 能源装备智慧调控:研发自主可控嵌入式操作系统、数字孪生系统、垂直领域专用大模型等产品,提升能源云边数据协同能力,构建高效可信的智慧互动生态体系 [13] - 终端能源装备智能化应用:突破智能感知与决策融合技术,搭建能源装备全景感知网络,研制具备边缘计算能力的智能终端,推进协作机器人和人形机器人研发 [13] 能源装备绿色高端发展 - 能源装备绿色发展:突破绿色循环材料、智能润滑摩擦优化等关键技术,研发二氧化碳捕集封存利用技术装备,推动构建能源装备全生命周期绿色体系 [15] - 装备再制造与回收利用:突破关键装备精准检测和零部件原位修复技术,建立光伏风电设备回收标准规范,提升电池拆解回收技术水平,探索建立储能电池回收体系 [15] 产业创新生态环境优化 - 强化企业主体地位:发挥企业出题人答题人作用,支持企业主导构建创新平台,扩大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范围,支持民营企业承担关键技术攻关任务 [16] - 加强产业平台建设:支持建设各级各类创新平台及试验验证中试平台,培育高水平首台套产品检验检测机构,加快构建创新联合体共享平台资源 [16] - 鼓励首台套应用:完善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推广目录,建立国有企业采购首台套绿色通道机制,对已投保装备不再收取质量保证金 [17][18] -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国家科技项目对能源关键装备攻关支持,用好再贷款财政贴息政策,扩大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投放,利用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设备更新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