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CoT 之后,CoF 如何让帧间逻辑从「隐式对齐」变成「显式思考」?
机器之心·2025-10-13 17:24

本文来自PRO会员通讯内容,文末关注「机器之心PRO会员」,查看更多专题解读。 01. 帧间一致性不足,CoF 为视频生成和理解模型带来新思路? CoT 只是「语言的表层叙事」,而非真正的推理?CoF 如何把「语言的思维链」转译为「视频的帧链」?... 02 . 帧级语义显式融入能否成为解决视频模型 temporal consistency 的关键? CoF 为何被认为可能成为视频生成模型的「新范式」,它相较传统帧间一致性优化方法的优势如何?从 CoF-Data 到 VChain,研究者如何把「推理链」嵌进每一帧画面?... 03 . CoF 前,视频帧间一致性如何保障? 在 CoF 出现之前,视频模型靠什么维系「帧间一致性」?... 引言 : 延长 CoT 曾在语言模型中显著提升了推理能力,但显式多步推理耗费 token 多、时间长,在高频实时响应的 C 端 agentic 场景中难以满足需求。同时随着 CoT 在提高 语言模型推理能力上的红利逐步释放后,研究者开始尝试将这一思路延伸到视觉领域:CoF(Chain-of-Frames)提供了一种潜在的帧链推理框架,有望进一步改善视频生成 与理解中的帧间一致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