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核心观点 - 国家药监局发布指导文件,明确支持儿童改良型新药的研发,旨在提升药物安全性、有效性及儿童用药依从性,同时强调需以保护患儿权益为前提,并鼓励利用真实世界证据等方法加快研发进程 [3] 儿童用药市场现状与需求 - 2024年前5个月,中国批准上市57个儿童用药,数量远超去年同期 [3] - 中国已上市的3500多种化学药品制剂中,专供儿童使用的仅60余种,占比不足2% [5] - 临床基本药品中,儿童专用剂型不足10%,国内儿童用药90%以上都并非儿童专用药 [5] - 儿童药品供应体系存在药品供应短缺、临床用药缺乏循证依据、临床用药不合理等关键问题 [5] 儿童改良型新药的政策支持与研发方向 - 政策鼓励开发或拓展针对儿童应用的改良型新药,包括将成人应用扩展至儿童,或在已批准的儿童应用基础上扩展新范围 [6] - 改良型新药因成本低、周期短,可有效降低研发风险,对儿童尤为重要 [6] - 国家药监局发布的儿童药品清单中,溶液型注射剂、口服溶液剂、口服混悬剂数量居前列,并包含酏剂、微丸、口腔崩解片等新型剂型 [6] - 评价儿童用改良型新药时,“具备临床价值”并非等同于“认可临床优势”,需结合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程度综合考量 [7] - 鼓励在一次改良开发过程中兼顾多方面的优化,如增加儿童适应症的同时开发适宜剂型、规格和口感 [7] 儿童用药研发的挑战与伦理考量 - 儿童受试者招募困难,临床试验面临复杂伦理考量,研发投入成本高、耗时长 [10] - 研发基本原则是尽可能利用已有研究证据,减少在儿童中开展不必要的重复研究,优先保护患儿权益 [11] - 对于8周岁及以上的儿童,除获得监护人知情同意外,还应征得本人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1] - 抗肿瘤药是研发热点,对于儿童特有肿瘤可考虑采用更积极的研发策略,关键试验常采用随机对照或单臂设计 [11] 研发策略与数据应用 - 鼓励合理利用真实世界证据及“成人数据外推至儿童”等方法,解决儿童受试者招募困难 [3] - 安全性数据通常不能完全外推,成人数据可能无法预测儿童特有的不良反应,仍需在目标儿童中收集安全性数据 [12] - 当随机对照临床试验面临伦理挑战或入组困难时,真实世界研究可作为重要补充,为儿童用药提供证据支持以加快研发进程 [13] 辅料选择的安全性要求 - 辅料选择需遵循安全性原则和必要性原则,应尽可能使用最少种类和最低用量的辅料,尽量免使用非必要辅料如着色剂 [8] - 某些成人耐受的辅料可能对儿童尤其是新生儿、婴幼儿造成风险 [7]
我国儿童用药超90%非儿童专用药
第一财经·2025-10-13 2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