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核心内容 - 出口管制措施覆盖锂电池、正极材料、石墨负极材料等多个关键环节 [3] - 管制对象包括重量能量密度≥300 Wh/kg的可充放电锂离子电池(电芯和电池组)及其生产设备和技术 [3] - 人造石墨负极材料及其生产设备、工艺和技术被纳入管制范围 [3] 政策实施目的 - 主要目的在于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 履行防扩散等国际义务 [4] - 通过管控关键技术外流保持新兴能源领域的竞争优势 [4] - 管控不等于禁止出口 而是通过审批制度规范出口行为 [4] 产业链影响 - 上游原材料方面 正极材料和石墨负极材料的生产设备和技术受管制 影响海外供应 [6] - 中游制造环节 电池制造商面临更复杂的出口市场和客户选择 需加大国内研发投入 [6] - 下游应用领域 新能源汽车等行业可能面临电池成本上升 影响市场竞争力的挑战 [6] 行业市场动态 - 锂电产业链整体排产稳步上升 显示市场对电池产品的强劲需求 [7] - 受出口管制影响 部分材料存在紧缺情况 价格有所上涨 [7] - 6F市场处于零库存状态 订单已签至11月份 厂家满产运行仍难满足需求 [7] - 隔膜市场头部厂商产能利用率维持高位 订单外溢现象明显 [7] 企业应对策略 - 加大关键设备和技术的研发投入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8] - 优化供应链管理 与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 [8] - 探索多元化供应链渠道 降低单一来源风险 [8] 技术创新进展 - 中科院在固态电池领域取得重大进展 构建一体化柔性固态电池 [9] - 技术创新提升了电池的机械稳定性、能量密度、安全性和循环寿命 [9] 产业发展展望 - 出口管制新规短期带来挑战 长期有助于推动产业向更高质量、更可持续方向发展 [10] - 随着技术进步和政策引导 国内新能源产业有望迎来更广阔发展前景 [10]
10月13直播活动回顾,电池出口管制政策解读
鑫椤锂电·2025-10-14 1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