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变迁与需求转变 - 高考日语考生规模在2016年不到一万人,到2020年猛增至12.35万人,四年增长超12倍 [10] - 2024年高考日语迎来新题型首次考试,难度大幅提高,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更高,导致选择日语作为高考外语科目的人数逐年下降 [11] - 截至2024年底,国内主营“机器翻译”或“人工智能翻译”的企业数量增至1545家,同比增长706家,使用AI翻译的项目占比达31.8% [18] 外语专业调整与就业影响 - 据2018-2022年教育部公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显示,五年间共有101所本科院校撤销了外语类专业,其中被撤数量最多的是日语(26所),其次是英语(20所) [17] - 2025年,华中师范大学宣布自2026年起停招外国文学(韩语类)研究方向学生,河北大学表示拟停招英语和日语口译硕士 [7] - 中国翻译协会发布的《2025中国翻译行业发展报告》显示,我国翻译从业人员规模为680.8万人,翻译服务的外延正在由语言服务向内容服务扩展 [19] 人才培养模式转型 - 高校推动外语人才培养模式从过去强调“单一语言技能”升级为提倡“语言+专业”的复合模式,例如“外语+人工智能”可从事自然语言处理,“外语+教育”服务国际交流 [14][19] - 北京外国语大学小语种招生重点放在复合型专业设置上,包括“语种+语种”和“语种+专业方向”两种形式 [19] - 上海外国语大学建立“人工智能+”课程体系,推出通识课、微专业和辅修专业,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联合阿里云发布“AI云帆译”平台,将AI深度融入口译教学 [19] 个人职业路径案例 - 日语专业毕业生在求职时发现,垂直经验和技能远比学历更受青睐,语言只是工具,能用就行 [15] - 从事跨境电商等新领域需要除了外语外的附加技能,例如了解海关政策、外贸流程、税务规定、汇率变化等相关知识 [12] - AI已经承担了大量翻译任务,除了极少数高规格场合仍需人工翻译,大多数普通场景下的工作将被AI替代 [17][18]
AI围剿外语系学生
投资界·2025-10-14 1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