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催收少了、拒贷多了,助贷新规后,高风险借款人面临资金链断裂
第一财经·2025-10-16 15:08

助贷新规核心影响 - 10月1日《关于加强商业银行互联网助贷业务管理 提升金融服务质效的通知》正式实施,旨在整治变相高利贷模式,新规强制银行对合作机构实行名单制管理并全面监管实际综合费率 [3] - 新规导致不合规业务加速出清,依赖“借新还旧”的借款人面临资金链断裂风险 [3] - 业内预测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大量中小机构将逐步出清,助贷行业洗牌已“板上钉钉” [8] 市场现象变化 - 10月以来催收行为显著减少,某第三方投诉平台以“催收电话”为关键词的投诉从9月的超过百条降至10月的仅十余条 [4][5] - 社交平台上“不看征信”类贷款广告被平台精准封堵,助贷中介反映相关违规宣传话术易触发风险提示 [5] - 征信不佳的借款人难以获得新额度,多名受访者表示主流助贷平台界面一致提示“暂无可借额度” [5][6] 行业运作模式转变 - 新规前平台常在24%名义利率外通过“咨询费”、“服务费”等名目加码,变相推高综合融资成本 [3][6] - 新规要求银行完整掌握增信服务机构实际收费,确保单笔贷款综合融资成本合规 [6] - 为满足合规要求,多数机构主动收缩年化24%以上的高利率业务,银行也收紧对高利率助贷产品的资金投放,导致小型助贷平台面临“有场景、无资金”困境 [7] 行业规模与前景 - 艾瑞咨询预测2028年中国互联网消费金融助贷余额规模将达到5.9万亿元 [8] - 新规下流量平台损失主要为导流费用,而小型平台原有业务模式将出现彻底颠覆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