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推动与院校实践 - 广东省提出探索学制技师培养新路径,面向本科或研究生毕业生设置1年制学制技师[3] - 浙江省2025年7月发布行动方案,支持技工院校面向未就业大学生开设全日制技师班[3] - 山东省2024年6月推出措施,探索开设大学生技师班,推行“学历+技能”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4] - 青岛市技师学院自2009年在全国率先创办“大学生技师班”,15年来累计招生近400人,其中本科学历约占三分之一[4][5] - 安徽省2024年发布行动计划,探索面向高校毕业生开设大学生技师班,培育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5] - 广州市公用事业技师学院于2025年9月举行高校起点预备技师班开学典礼,为全省率先开设的预备技师培养项目[3] 市场需求与结构性矛盾 - 部分高校人才培养与职业市场需求存在错位,本科毕业生理论水平较高但技能操作是短板,与企业需求形成结构性矛盾[6] - 产业转型升级加速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需要大量既有较高理论水平又具备娴熟技能的高素质人才[6] - 青岛市技师学院调研显示,49.62%的企业表示“高学历+高技能”型员工数量占比不足30%,79.7%的企业对大学生技能提升表示认可[6] - 华南跨境电商企业负责人指出,产业升级需要越来越多复合型人才,既要有强技术技能也要有扎实理论知识[6] - 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统计,近两年招收“回炉”考取技术技能证书的本科及以上毕业生累计超过150人,包括硕士、博士及985高校毕业生[7] 职业教育体系发展 - 职业本科教育自2019年试点以来发展迅速,当前职业本科院校数量已达到87所,2025年设置数量创新高达36所[8] - 职业本科学校受到家长和学生青睐,录取分数线水涨船高,越来越多高分考生选择填报[8] - “十四五”期间共有52所普通高校开设了职业本科专业[9] - 媒体评论认为本科生“回炉”职校是“能力升级”的主动选择,体现教育回归“以人为本”及社会优化人才供给结构[7]
越来越多大学生毕业“回炉”读技校
第一财经·2025-10-16 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