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关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多部门发声
第一财经·2025-10-17 15:46
政策支持与未来规划 - 工业和信息化部将组织编制"十五五"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统筹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3] - 工信部支持技术创新,推动人工智能与汽车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强新一代电子电气架构、大算力芯片等关键技术突破[3] - 主管部门将完善政策体系,加快组合驾驶辅助、自动驾驶等相关标准制定,优化生产准入管理制度[3] 产业发展现状与成果 - "十四五"期间,我国实现搭载组合驾驶辅助功能的乘用车新车销量占比超过60%[5] - 交通运输部联合相关部门印发《关于"人工智能+交通运输"的实施意见》,把人工智能作为重要抓手,深入实施智能交通先导应用试点工程[5] - 试点工作已提炼出"车路云一体化"十大功能场景,包括交通信号灯信息服务、交通事件信息预警等,可有效提升行驶安全与交通效率[7] 技术创新与产业协同 - 国家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制造领域汽车方向)启动,将联合中国一汽、东风汽车、北京汽车等国内整车企业,汇聚清华大学顶尖技术力量[7] - 该基地旨在破解汽车行业在智能化转型中的共性技术瓶颈和产业化难题[7] - 主管部门将深化开放合作,支持中外企业深化技术、标准等领域务实合作,共建安全高效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3] 行业监管与安全挑战 - 截至9月,我国共实施汽车召回3230次,涉及车辆1.2亿辆,其中受市场监管总局调查影响召回的有652次,涉及车辆6378.86万辆,占召回车辆总数的53.18%[6] - 2024年因辅助驾驶系统问题召回的车辆有255.61万辆,占全年召回数量的23%[6] -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正会同工信部研究起草关于加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品召回生产一致性监督管理的通知,将进一步规范虚假、夸大宣传等问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