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转移支付资金超10万亿,部分资金分配不合理、闲置或挪用,如何强监管
第一财经·2025-10-19 21:10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国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规模巨大,2024年约10.04万亿元,2025年预计增至10.34万亿元 [3][4] - 近期28个省份的审计报告揭示了转移支付资金在使用和管理上存在多种问题,包括资金分配不科学、下达不及时、资金闲置及被挪用等 [3][5][7][9][10] - 国务院已部署加强转移支付制度建设,通过优化分配办法、加快下达进度、制定配套法规等措施强化监管,旨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11][13][14] 转移支付资金规模与监管背景 - 转移支付整体规模逐年攀升,用于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区域协调发展 [4] - 2024年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约100397亿元,2025年预计为103415亿元 [4] - 在地方财政收支矛盾加剧的背景下,基层政府加大力度争取上级转移支付,使得资金的科学合理分配至关重要 [5] 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资金分配 - 部分地方未制定或不执行资金管理办法,例如甘肃省26项未制定办法即分配资金,10项分配时未有效利用项目储备库 [5] - 资金分配存在“小散”、“一刀切”或支持内容交叉重复,山东省5项资金分配小散涉及4.91亿元,2项资金“一刀切”平均分配涉及2.95亿元 [6] - 分配方式不够科学,湖南省部分转移支付按基数固定分配比重较大,对收支缺口大的县倾斜力度不够,有6个县人均补助低于全省平均值 [6] - 河北省存在资金分配不合理问题,未按管理办法分配等涉及10.74亿元 [5] 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资金下达与执行 - 资金下达超过规定时限问题突出,广东省46项中央和23项省级转移支付共计161.61亿元超期下达,最长超期334天涉及10.30亿元 [7] - 江苏省61个专项转移支付超半数资金(339.15亿元)在下半年下达,其中19个专项全部资金在下半年下达,影响预算执行进度 [7] - 资金下达不及时导致错过最佳使用时机,如山东省渔业增殖放流资金2.15亿元因分配意见提出较晚,错过当年最佳时间 [8] 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资金闲置与挪用 - 项目进展缓慢等原因导致资金闲置,海南省生态环保专项资金闲置8.04亿元,河北省34项资金50.57亿元滞留未支出 [9] - 内蒙古自治区草产业发展等5项资金153.29亿元因分配细则未制定等原因当年未支出 [9] - 资金被挪用问题屡审屡犯,吉林省3市县挪用中央、省级转移支付资金25.45亿元用于国库资金调度等,河北省部分市县挤占挪用专项资金7.88亿元 [10] 制度完善与监管强化措施 - 针对分配不科学问题,将优化转移支付分配办法,完善支出成本差异等评价工具,清理规范支持同一领域的转移支付以减少交叉重复 [13] - 针对下达不及时问题,要求严格落实预算法规定时限,加快转移支付资金下达进度,并优化直达资金管理 [14] - 将适时研究制定财政转移支付条例等配套法规,对转移支付的功能定位、分类体系、设立程序等作出全面规定 [14] - 地方审计建议深化财政体制改革,规范专项转移支付,优化结构,健全定期评估和动态调整机制,加强绩效运行监控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