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升级:精准管控金刚石产业链 - 商务部与海关总署联合发布的2025年第55号公告对超硬材料行业实施出口管制,涵盖平均粒径≤50μm的人造金刚石微粉、特定规格人造金刚石单晶及相关制品,管制范围由2024年的设备和技术扩展至终端材料和制品[3][5] - 受管制物项详细列出六大类,覆盖从基础材料到高端设备的全产业链,但用于装饰、首饰的培育钻石被明确排除在外,DC-PCVD设备及其工艺技术作为高端制造装备同样被列入管制清单[5] - 中国在人造金刚石领域占据全球主导地位,全球90%的人造金刚石由中国制造,其中80%产自河南,但产业长期面临低端制品产能过剩、高端制品依赖进口的结构性矛盾[5] 检测挑战:金刚石鉴别技术要求升级 - 出口管制实施后,出入境环节对金刚石材料的检测需求显著增加,检测技术成为管控政策有效实施的关键环节[6][8] - 政策要求出口经营者对报关商品真实性负责,属于管制物项的必须注明“属于两用物项”,不属于管制物项但参数接近的也需注明并填写具体参数[7] - 能够快速准确区分工业级金刚石与培育钻石的检测技术,成为维系出口监管的关键,以应对可能催生的规避监管的走私行为[8][11] 检测技术与仪器应用 - 人造金刚石检测项目涵盖硬度、密度、热稳定性、热导率、电导率、化学成分、晶体结构等多项指标[10] - 常用检测仪器包括洛氏硬度计、维氏硬度计、热导率仪、光谱仪、X射线荧光光谱仪、扫描电镜等,反制技术需求激增的领域包括微观形貌分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杂质元素分析用光谱仪、元素成分分析用X射线荧光光谱以及口岸便携现场检测仪器如LIBS等[11] 市场前景:检测仪器迎结构性机遇 - 政策推动超硬材料产业从规模导向转向技术导向,检测技术市场扩张呈现企业端、监管端、研发端三层次机会[12] - 企业端合规性自检需求增长,出口企业需购置如粒径分析仪、硬度测试仪等检测设备以证明产品非管制属性[12] - 监管端口岸检测网络升级,便携式仪器设备因可现场分析元素成分而成为口岸初筛的优选工具,研发端则加速高端仪器国产化替代[13] - 中国超硬材料行业2024年出口金额超过2.7亿美元,技术壁垒的突破将更取决于对材料身份的精准识别能力[13]
中美博弈引爆风口:人造金刚石管制重塑检测仪器市场
仪器信息网·2025-10-21 1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