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前景与规模 - 中国即将迎来动力电池规模化退役阶段,预计到2030年动力电池回收国内市场规模将突破1406亿元[2][3][4] - 2024年国内动力电池回收量已突破30万吨,对应市场规模超过480亿元,预计未来4年复合增速可达18.2%[4] - 动力电池回收产业被视为千亿级新蓝海市场,正在加速崛起[3][20] 产业发展驱动力 - 新能源汽车在“双碳”背景下高速发展,首批大规模装车的动力电池正相继进入退役阶段,电池回收处置压力日益凸显[4] - 国家层面高度重视,已出台《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等文件,并建立起涵盖通用要求、管理规范等的国家标准体系[5] - 2025年2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健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行动方案》,标志着中国动力电池回收正式进入数字化治理时代[5] 回收处理方式与技术 - 动力电池回收主要分为梯次利用及拆解回收两种方式,退役电池需进行余能检测以判断是否具有梯次利用价值[6] - 若电池余能在80%以上可通过修复和增容提升性能,余能为20%-80%可应用于储能、通信基站等领域,余能不足20%则进行拆解回收[7] - 通过实施应用标准,部分企业已实现镍钴锰回收率达99.6%、锂回收率达96.5%[9] 关键仪器设备机遇 - 在物理处理环节,电性能检测设备(如高精度充放电测试系统)和无损检测设备(如X-Ray检测仪)是快速、精准、安全评估和分类退役电池的核心设备[12] - 在湿法冶金环节,化学成分分析与检测仪器(如ICP-OES/ICP-MS、XRD、AAS)是高效提取钴、锂、镍、锰等有价金属的关键[13][14][15] - 在材料合成环节,材料合成设备(如共沉淀反应釜)与材料分析仪器(如XRD、SEM)是实现回收金属再合成高性能正极材料的技术基础[16][17] - 物性测试仪器(如激光粒度分析仪、热重分析仪)为评估再生产品的质量与安全性提供了关键数据指标[17][18][19]
千亿级市场爆发在即,十余类仪器迎来“掘金”风口
 仪器信息网·2025-10-22 1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