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眼镜市场概况与增长前景 - 2025年上半年全球AI眼镜市场出货量达406.5万台,同比增长64.2% [6] - IDC预计到2029年全球智能眼镜市场出货量将突破4000万台 [6] - 截至2025年2月,Meta与雷朋合作的Ray-Ban Meta智能眼镜销量已突破200万台 [15] - 2025年上半年全球智能眼镜市场出货量同比增长110%,Meta以73%的市场份额稳居榜首 [15] 中国供应链的核心地位与优势 - 全球智能眼镜供应链中超过80%的厂商来自中国 [3][7] - 中国供应商覆盖摄像头、光波导、微机电系统(MEMS)、电池等关键领域 [7] - 完整的全链条供应链是中国独有的优势,全球范围内没有其他地方能实现 [8] - 中国在AI眼镜供应链上的不可替代性源于集群优势,已形成从上游器件到下游整机组装的全产业链集群 [8] - 中国企业已通过深度技术融合从代工方演进为联合研发的核心参与者 [9] 关键零部件成本与光学技术优势 - 部分带显示的高端AI眼镜的物料成本中,光学占比达七成,主控芯片占比两成以上,两者共同占据九成以上成本 [6] - 光学是中国厂商的优势领域,是AI眼镜产业链最核心的部件之一 [6] - 歌尔股份在AR眼镜领域布局较早,2018年已开始研发光波导生产技术,在核心器件的规模化量产上做到世界领先 [8] 行业领军企业市场表现 - 歌尔股份自2024年4月低点以来股价涨幅近90%,目前市值1130亿元 [6] - 水晶光电自2024年低点至今涨幅超60% [6] - 舜宇光学自低点涨幅超50% [6] - 这三家公司被认为是AI眼镜概念股的重要标的 [6] 中国厂商从跟跑到领跑的转型历程 - 过去15年中国不断增加在制造领域的科技含量,从原来苹果、三星教着国内厂商做事情,到今天一些核心技术是国内突破后去告诉大厂 [10] - 合作模式从OEM代工逐渐演变成JDM联合设计制造商 [11] - 转变时间点大概在2018年,从被动执行到主动出击,参与技术方案创新 [11] - 舜宇光学科技从2018年到2024年,每年以近7%的营收投入研发,累计研发支出超170亿元 [12] 行业技术挑战与发展瓶颈 - 阻碍AI眼镜爆发的行业痛点包括交互体验不足、算力、续航与重量构成的不可能三角 [18] - 目前AR眼镜重量基本达50克,复杂产品达80克,行业目标降低到40克,消费者可接受重量为30-35克 [18] - 交互方式存在局限,手势识别动作较大,语音交互在公共场合略显尴尬 [18] 未来发展趋势与关键转折点预测 - 2027年可能成为关键转折点,行业或迎来"iPhone"时刻,眼镜可能替代手机 [4][16] - 乐观预测"iPhone时刻"在2027年,悲观预测可能到2030年 [18] - AI和操作系统将解决交互体验问题,传感器、芯片等核心零部件会跟上重构 [18] - 谷歌与XREAL联合发布新一代AR眼镜,谷歌提供操作系统和AI模型,XREAL提供硬件部分 [14]
Meta们的AI眼镜梦,绕不开中国供应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