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驾驶市场前景与驱动力 - 自动驾驶技术被视为决定性大趋势,其解决方案成熟速度可能快于零排放目标的实现 [2] - 超过90%的交通事故由人类失误导致,这是自动驾驶技术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2] - 高级别(Level 3至Level 5)自动驾驶汽车渗透率预计从2025年的不足5%增长至2030年的约15%,并在2040年达到全球市场的约45% [2] - 无人驾驶出租车和全自动驾驶汽车市场预计到2035年价值将达到3000亿美元 [3] - 到2040年,全球部署的L4/L5级别车辆中约有45%将来自中国 [3] 全球市场格局与区域战略 - 全球自动驾驶竞赛呈现中、美、欧三极格局 [4] - 中国被定位为L4/5级别自动驾驶的未来领导者,市场特征包括L4 Robotaxi服务商和积极部署高级ADAS的电动汽车制造商 [5] - 中国面临的关键挑战是监管机构对大规模开放Robotaxi商业运营区域持谨慎态度,导致部分运营商转向海外市场 [5] - 美国市场呈现L4 Robotaxi技术与消费级L2+系统并行的双轨制,主要挑战在于碎片化的监管环境和技术路线争论 [6] - 欧洲市场在L3级别消费级系统部署上全球领先,但在L4 Robotaxi领域落后于美国和中国,汽车制造商采取务实策略将L4/L5研发测试项目部署到海外 [7] - 拉丁美洲市场预计复合年增长率达72%,但受限于基础设施和收入水平;印度政府已强制要求新型商用车辆在2026年4月前配备ADAS系统 [7] 技术生态系统与价值链 - 自动驾驶生态系统包含五大关键层级:车辆制造、技术与软件供应商、车队运营商、金融方以及需求平台 [9] - 英伟达处于半导体领域绝对主导地位,其汽车业务收入预计在2025年接近50亿美元,新一代DRIVE Thor芯片算力达2000 TOPS [10] - 台积电是英伟达、高通和Mobileye等公司N5先进节点的主要代工厂;三星为特斯拉供应FSD芯片 [10] - 高通凭借Snapdragon Ride平台更适合广泛ADAS市场;Mobileye则在Robotaxi专用解决方案上定位更佳 [10] - 网约车平台被视为自动驾驶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参与者,因其庞大的现有人驾驶员网络可动态匹配供需 [11] - 滴滴占据中国约70%网约车市场份额,其支付给司机的报酬占总交易额约50%,用Robotaxi取代这部分成本将带来巨大经济效益重构 [12] - 摩根大通模型测算显示,若滴滴在未来10年将30%的人类驾驶订单替换为Robotaxi,其运营利润有望增长12倍 [12] - 任何新Robotaxi运营商想复制滴滴的全国车辆网络密度,预计需要高达1万亿元人民币的资本支出 [12] 行业影响与盈利挑战 - 自动驾驶普及将对保险业带来颠覆性冲击,事故责任将从驾驶员转移到汽车制造商或技术供应商,汽车保险将从零售保险转变为商业财产和意外伤害保险 [14][16] - 短期看,ADAS普及导致事故频率下降,尤其是占理赔成本30%-40%的人身伤害索赔减少,将提升保险公司盈利能力 [16] - 盈利能力是行业最大挑战,Waymo传感器套件成本高达15万美元,百度Apollo成本约4万美元 [15] - 一辆Robotaxi必须达到至少80%的利用率才能实现收支平衡 [3][15] - 实现盈利的路径包括:通过小规模车队证明技术安全性,利用汽车工业规模经济实现硬件成本指数级下降,最终将技术从Robotaxi业务推广至大众市场 [15]
摩根大通:从芯片到汽车:深入探讨高级驾驶辅助系统与无人驾驶出租车的报告
欧米伽未来研究所2025·2025-10-23 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