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寒武纪、“易中天”等多股又遭袭扰!传言扰动明星股套路大揭秘
第一财经·2025-10-23 19:39

文章核心观点 - A股市场近期出现多起针对热门行业明星公司的虚假市场传言 这些传言通过精密的创作套路和传播模式 结合量化及游资的资金推动 导致相关公司股价剧烈波动 严重扰乱市场秩序 [3][4][16][24][27] 近期受传言影响的典型案例 - 寒武纪于10月22日因网络传言“三大运营商明年每月将向其采购一万张芯片” 股价盘中直线飙升超过7% 收盘涨幅达4.42% 但公司盘后澄清称业绩相关情况以公告为准 次日股价下跌2.14% [3][6] - 三花智控于10月15日因海外平台传言“拿下特斯拉6.85亿美元Optimus线性执行器订单” 下午开盘后股价涨停并带动机器人板块集体拉升 但公司在当日深夜紧急辟谣 次日A股股价回调近3% [8] - 万润科技于10月20日因雪球贴吧流传“线上反路演及获得大额订单”消息 开盘后迅速封死涨停板 但公司晚间公告称传闻为不实信息 此后股价连续下跌 [9] - 光模块个股如新易盛、中际旭创、天孚通信于10月21日因传言“海外大客户2026年1.6T光模块需求量从700-1000万只暴增至2000万只” 股价分别上涨10.99%、9.55%、5.56% 但相关个股在22日、23日相继回落 [9] 传言的共同特征与目标 - 近期密集出现的股市传言存在共同特征 即瞄准的对象均为热门行业的热门公司 传言内容紧贴AI芯片、人形机器人等当前产业周期中的核心赛道 [12][13] - 寒武纪作为AI芯片领域标杆企业 在半年内已三次因虚假订单传闻引发股价剧烈震荡 包括3月10日“字节跳动豪掷10亿采购4万颗寒武纪580芯片”及8月12日“斩获海量载板订单 2026年营收将冲250亿元”的传闻 [13] 传言的创作套路与分类 - A股“小作文”背后存在一套精密“创作套路” 专业写手运用“虚实结合、热点捆绑”手法 将谣言包装成看似确凿的内幕消息 精准捕捉投资者心理 [16] - 谣言主要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业绩炒作型 以“拿下百亿订单”、“年报业绩暴增”等为核心卖点 如三花智控的50亿订单谣言还编造了“2026年一季度起逐季爬坡交付”等具体细节 [17] - 第二类是资产重组型 以部分事实为基础掺杂虚假信息 如贝恩资本拟出售秦淮数据中国区业务消息曝光后 传言添加“云赛智联、游族网络等参与竞购”等虚假细节 并将交易估值夸大至50亿美元 导致游族网络股价从10元飙升至18元 [18] - 第三类是荒诞八卦型 完全脱离公司经营基本面 如“淳中科技公子哥与黄仁勋女儿恋爱怀孕”的流言 使该公司股价在今年7月至8月期间暴涨超200% [18][19] 传言的传播模式与监管难度 - “小作文”传播采用“出口转内销”模式以逃避监管 先由国外平台或推特大V对谣言进行二次包装 再由国内自媒体引用这些“海外信源” 利用国内投资者难以核实海外信息的短板 [21][22] - 三花智控谣言经海外推特账户@TeslaNewswire(粉丝量近5万)引用后 可信度瞬间提升 类似的案例还有8月20日芯原股份“与字节跳动达成芯片合作”的传闻 [22] - 由于这类信息采用病毒式传播 监管介入调查时传播痕迹常已被清理 完整的证据链难以形成 这是“小作文”泛滥成灾的核心原因之一 [23] 资金在传言中的作用 - 谣言能撬动股价的背后 离不开量化资金和游资的推波助澜 形成“量化点火—游资拉升—散户接盘”的完整收割链条 [24][26] - 在三花智控案例中 顶级游资“章盟主”(章建平)豪掷近7亿元买入该股 成为推动股价涨停的重要力量 尽管有券商分析师在辟谣前就已指出订单量不符合行业逻辑 [25] - 量化交易模型会将市场消息纳入交易策略的考量因子 谣言中捏造的具体金额、供货数量等数据能精准触发市场的舆情监控系统 吸引量化资金率先入场 [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