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央定调六大未来产业,这些城市已抢先布局
第一财经·2025-10-26 10:45

文章核心观点 - 国家政策明确将量子科技、生物制造、氢能和核聚变能、脑机接口、具身智能、6G等列为未来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2][3] - 各地城市根据自身研发能力和产业基础,在上述未来产业领域展开竞争并形成差异化布局 [4] 量子科技 - 合肥、北京、上海组成国内量子科技“第一梯队”,合肥量子产业在国内排名首位,全球仅次于美国旧金山 [5][6][7] - 合肥已汇聚93家量子企业,拥有24个省级以上研发平台、超2000件相关专利 [7] - 北京计划到2030年打造千亿级量子科技产业集群 [7] - 上海聚焦中性原子量子计算,与合肥、南京形成协同效应 [8] - 深圳、济南、南京、杭州等城市在量子芯片、云平台、通信等细分领域有所布局 [8] 生物制造 - 上海、北京、深圳、天津位列生物制造产业竞争力前四 [9][10] - 上海生物医药产业规模2024年突破9000亿元,2025年有望破万亿 [10] - 北京计划到2026年培育30家领军企业,产业规模超200亿元,昌平区集聚区2024年收入超60亿元 [10] - 深圳将合成生物列为未来产业之首,近三年全国新成立的合成生物企业近一半落户深圳 [11] - 天津凭借化工基础吸引跨国企业布局,杭州计划到2026年培育10家10亿元级企业 [11] 氢能和核聚变能 - 北京2025年氢能公交车保有量达1200辆,建成加氢站35座,并参与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项目 [13] - 上海规划到2035年氢能产业发展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截至2024年累计推广燃料电池汽车超3300辆 [13] - 广州提出18项氢能产业支持措施,黄埔区已吸引20余个项目落地,总投资额超40亿元 [14] - 佛山2024年氢能产业营收达120亿元,重庆2025年工业副产氢利用率目标为85% [14] - 合肥、成都、深圳、西安在核聚变装置研发和小型化聚变堆领域取得进展 [14] 脑机接口 - 2024年中国脑机接口市场规模为32亿元,预计2027年将达到55.8亿元 [16] - 上海、北京、深圳为国内脑机接口“领头羊”,上海率先启动脑机接口未来产业集聚区建设 [15][16] - 北京在非侵入式脑机接口领域取得突破,计划到2030年培育3-5家全球领军企业 [16] - 深圳将脑机接口纳入未来产业培育计划,规划到2026年建设10个应用示范场景 [17] - 杭州在情感识别脑机接口上取得突破,成都布局脑机接口康复机器人 [17] 具身智能 - 北京、深圳、上海、杭州在技术、产业、生态上综合领先 [18][19] - 北京计划到2027年突破不少于100项关键技术,培育不少于50家核心企业,产业集群达千亿级 [19] - 深圳机器人产业链相关企业数量居全国首位,总产值超1700亿元,拥有30多家上市企业 [19] - 上海机器人产业规模约占全国三分之一,目标到2027年核心产业规模突破500亿元 [20] - 杭州提出到2029年实现整机年产量2万台、核心产业规模200亿元 [20] 6G - 北京、深圳、南京、上海在6G技术突破与场景测试上领先 [21][22] - 北京在太赫兹通信、智能超表面等技术上取得突破,计划到2026年建成6G开放试验验证环境 [21] - 深圳拥有全球最完整的通信产业链,华为、中兴在全球5G、6G专利数量排名中位居前列 [21] - 南京在6G太赫兹频段实现传输能力比5G提升上百倍,力争5年内未来产业产值突破3000亿元 [22] - 上海启动6G战略前沿任务专项,瞄准芯片器件、卫星互联等方向打造全球影响力创新中心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