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背景与核心观点 - 活动在“双碳”目标深入推进与新型电力系统加速构建的关键时期举办,旨在探讨长时储能技术创新与产业应用 [2] - 长时储能是破解可再生能源间歇性难题、保障能源安全稳定的核心支撑,正迎来技术迭代与产业爆发的双重机遇 [2] - 活动由怀柔区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等联合主办,近80位来自科研院所及企业的嘉宾参与,主题为“创新突破・产研协同” [2] 实地调研与科研设施 - 参会嘉宾参观了怀柔科学城新质生产力创造中心,该中心集成了展览展示、科普研学、技术交易、成果转化等全要素服务功能 [4][6] - 嘉宾访问了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怀柔园区,该园区拥有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材料基因组研究平台和清洁能源材料测试诊断与研发平台等关键设施 [8] - 通过实地探访,嘉宾直观感受了我国在能源领域基础研究与关键技术攻关的坚实基础 [8] 领导致辞与产业方向 - 行业专家指出长时储能技术处于多路线并行发展的关键阶段,压缩空气、液流电池等技术不断迭代,但核心材料性能与系统集成成本等痛点仍需突破 [12] - 怀柔科学城作为全国四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之一,经过8年建设已进入“运行为主”新阶段,集中布局37个科学设施,汇聚25家科研单位,产出386项重大科技成果 [14] - 怀柔科学城正加速培育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设立33亿元产业投资基金,打造特色产业空间 [14] 技术研究前沿趋势 - 随着可再生能源占比持续提升,跨日、跨季节的长时储能需求日益迫切,目前抽水蓄能、压缩空气、液流电池、氢储能等多技术路线并行发展 [19] - 全球终端能耗中冷热占比达51%,热能减碳是碳中和的关键环节,近十年我国热能储存产业新增装机功率和容量突破5GW/26GWh,2024年新增装机容量同比激增375% [21] - 报告针对高储能密度与高效率的协同难题,提出了理论创新与技术突破的具体路径 [19] 企业实践与项目成果 - 截至2025年9月,大唐集团已累计建成储能电站79座,总装机规模达3.597GW/8.666GWh,其中4小时及以上长时储能电站超10座,总装机容量0.702GW/3.268GWh [23] - 企业实践展示了湖北50MW/100MWh钠离子储能电站、内蒙多伦风光制氢一体化项目、宁夏中宁100MW/400MWh压缩空气储能电站等典型项目建设成果 [23] 座谈交流与产业共识 - 座谈交流环节围绕长时储能核心技术瓶颈、产业政策支持、应用场景拓展、产学研合作模式等关键议题展开深度探讨 [25] - 现场互动氛围热烈,讨论话题包括压缩空气储能工程建设、液流电池技术应用、固态电池材料、热能储存经济性等 [25] - 活动搭建了科研与产业的高效对接平台,凝聚了行业共识,探讨了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的核心方向 [29]
长时储能技术创新与产业应用深度交流沙龙成功举办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2025-10-28 1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