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平线HSD技术体验评估 - 2025年10月在杭州西湖对A车型地平线HSD工程车进行了1.5小时试驾,辅助驾驶能力相当不错,明显优于理想L7 VLA截至2025年10月的量产版本[5] - 试驾过程中除1次三点掉头外实现0次接管,在安心感、舒适感、丝滑度、时延及堵车连续启停舒适度方面均表现良好,全程几乎没有调整速度的欲望[6] - 地平线HSD技术架构为车端视觉信息输入、输出轨迹的VA式端到端,激光雷达定位为安全冗余,云端有语言介入,认为VA式端到端还有很大潜力可挖[5] 理想汽车VLA技术对比 - 2025年8月在北京顺义体验的理想i8 VLA工程车能力明显强于当时成都L7 VLA与北京i6 VLA的量产版本[5] - 无法明确判断2025年10月杭州体验的HSD工程车与2025年8月北京体验的理想i8 VLA工程车哪个体验更好[5] - 对VLA技术的观点是认为大量时候不需要语言,且串联式VLA对算力和带宽要求过高[5] 地平线团队合作与产品差异 - 接触的三个地平线智驾团队成员诚实度很高,主动详细说明系统在极端天气、非标场景、复杂博弈下的局限性[7] - 地平线HSD在不同车型上表现差异显著,A车型工程车辅助驾驶能力很不错,而B车型则很一般,差异原因包括芯片算力不同及与车企配合度有关[6] - 地平线与主机厂合作中,车机与智驾适配需高度尊重主机厂意见,导致SR界面布局和导航操作逻辑存在不符合直觉的问题[7] 行业技术发展现状 - 地平线团队成员评估HSD目前可能有FSD V13版本约60%的水平,但属于非严谨论证[7] - HUD和车机界面构成智驾体验重要部分,SR界面应放在左边而非右边,更改导航目的地按钮的设计也需要优化[7] - 行业中存在VA式端到端与VLA两种技术路径的探讨,VA式端到端被认为还有很大潜力[5]
地平线HSD的确值得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