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微软冲上4万亿,苹果还差一步
第一财经·2025-10-29 17:22

三家科技巨头市值突破与AI驱动 - 微软、英伟达、苹果三家科技巨头市值在美股市场短暂齐聚“4万亿美元俱乐部”,其中英伟达市值达4.89万亿美元领跑,微软收于4.03万亿美元,苹果市值定格在3.99万亿美元 [3] - 科技巨头市值飙涨的驱动力是全球人工智能浪潮,从算力基础设施到终端应用场景,AI技术突破重塑产业格局并点燃市场对增长潜力的超高预期 [3] - 三家巨头的市值突破是AI产业链价值重构的缩影:英伟达掌握上游算力核心,微软主导中游生态赋能,苹果抢占下游终端入口 [4] 英伟达增长动力与战略布局 - 英伟达市值从7月突破4万亿美元到逼近5万亿美元仅用时约3个月,主要推动力包括芯片架构迭代、密集对外投资以及新产品线拓展 [4] - 在GTC大会上,公司预计Blackwell和Rubin架构芯片在2025年及2026年可带来收入超5000亿美元,将是Hopper架构芯片所带来收入的5倍,涉及2000万颗GPU [4] - 公司密集对外投资以巩固AI生态,包括向OpenAI投资最多1000亿美元、50亿美元入股英特尔以及投资特斯拉CEO马斯克旗下的大模型公司xAI,这些投资有助于支撑芯片出货并拓展产品线 [5] - 通过投资与合作,英伟达切入电信领域并与诺基亚合作,旨在用AI技术使无线通信更高效,同时推出NVQLink互联系列和新自动驾驶开发平台DRIVE Hyperion,绑定自动驾驶和量子计算场景 [5] 微软的战略合作与业务增长 - 微软与OpenAI签订最新合作协议,支持其资本重组,微软对OpenAI营利部门的投资价值约1350亿美元,按稀释后股权计算约占27%,并将对OpenAI模型和产品的知识产权使用权延长至2032年 [6] - OpenAI已签约购买价值2500亿美元的Azure服务,机构预计持续投资AI业务将使微软最新一季财报有良好表现 [6][7] - 公司面临来自成本、市场监管及投资回报的挑战,今年以来进行了多次裁员,总计约15000人,接近总员工数的4%,并计划减少组织层级和提高效率 [13] 苹果的终端销售与市场表现 - 苹果市值持续走高的主要驱动力是新系列iPhone销售较为强劲,iPhone 17系列开售当天在中国多城市苹果门店出现排队现象,黄牛加价收货转卖 [8][10] - 市场研究机构Counterpoint数据显示,iPhone 17系列开售前10天在中国和美国的销量比iPhone 16系列高出14%,其中中国市场对标准版iPhone 17的接受度明显提升,销量几乎是iPhone 16的两倍 [10] - 公司在AI布局上相对滞后,Apple Intelligence尚未在中国市场推出,而Counterpoint预计支持GenAI的智能手机占比将从2024年的20%跃升至2029年的57%,中国品牌是重要推动力量 [14] 行业竞争与挑战 - 英伟达面临中国市场准入挑战,其市场份额从95%降至0%,公司认为中国AI市场规模可能在未来两到三年内达到约500亿美元,无法进入是巨大损失 [12] - 竞争对手积极行动,AMD宣布OpenAI可以每股0.01美元的价格购买至多1.6亿股普通股以换取大规模部署AMD芯片,博通与谷歌的TPU芯片计划于2026年部署,为OpenAI和Anthropic提供GPU之外的选择 [12] - 微软的云业务增长面临压力,由于与人工智能无关的Azure云收入增长低于预期,公司对销售执行进行调整,并宣布放缓或暂停部分数据中心建设,包括在俄亥俄州投资10亿美元的项目 [14] AI泡沫争论与市场观点 - 全球AI支出总额预计达到3750亿美元,市场争论焦点在于巨额资本支出能否转化为足够收入,AI初创公司估值过高,已有1300家以上AI初创公司估值过亿美元,其中498家估值超过10亿美元 [16] - 英伟达CEO黄仁勋反驳AI泡沫说,认为AI模型已足够强大且客户愿意付费,证明计算基础设施建设合理,公司最快的AI芯片Blackwell GPU已实现全面生产 [16] - 市场观点存在分歧,Ark投资公司CEO和贝莱德集团CEO均认为AI不处于泡沫中,大型科技公司估值长远看合理;但桥水基金创始人警告美国大型科技股可能正形成泡沫,因市场80%涨幅集中在大型科技股,呈现高度集中化特征 [16][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