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货币政策困境 - 美联储面临双重使命矛盾加剧,即维持物价稳定与充分就业之间的冲突,导致此次降息周期难以复制以往果断积极的政策执行模式[3] - 市场已完全定价10月29日的降息,并预计12月再度降息的概率达85%,但惠誉预测年底前仅会再有一次降息[3][4][10] - 通胀压力与经济放缓并存,核心通胀预计将被推升至3.5%,使货币政策决策陷入两难困境[4][8] 美国经济数据缺失的影响 - 美国联邦政府关门导致关键劳动力市场等经济指标发布中断,使美联储在缺乏常规信息流的情况下"盲飞"[5][6] - 过去3个月非农就业岗位月平均增长仅为3万,显示就业市场显著放缓,但缺乏最新数据难以确切判断经济现状[5] - 调查数据如褐皮书仅能提供方向性信息而无法量化,无法替代完整的宏观数据,降低了美联储决策的信心水平[6] 关税政策与通胀传导 - 关税上涨对通胀的传导速度比年初预期更慢,但随着高关税持续在16%-17%,传导将在未来几个月加速显现[8] - 企业初期通过牺牲利润吸收关税成本,现在形势明朗后将通过提价转嫁,预计年底美国核心通胀将升至3.5%[8] - 关税引发的通胀冲击可能成为2026年全球经济主要下行风险,其影响可能比市场当前预期的更大[4][17] 债券市场与财政状况 - 美国作为双赤字经济体运行巨额财政赤字和经常账户赤字,需要净资本流入为赤字融资[12] - 持续扩大的财政赤字将对美债价格构成下行压力,预计未来几年十年期美债收益率将升至4.4%至4.5%[12] - 通胀上升将推高10年期收益率,进一步加剧美联储双重使命之间的矛盾[8] 全球经济放缓趋势 - 全球经济处于显著放缓中,美国经济增速从2023-2024年的接近3%放缓至2025年的1.5%-2%[13] - 预计2025年全球增长率约为2.4%,明显低于历史趋势水平的2.7%-2.8%[13] - 欧元区上半年表现较好部分得益于美国加征关税前的提前出货,这种情况下半年不会再现[13] 新兴市场与贸易前景 - 新兴市场经济体表现相对不错,美元上半年走弱为其央行降息打开空间,在控制通胀方面取得进展[14] - 下半年贸易数据将迎来"算总账"时刻,面临下行风险,实际数据可能令人意外地负面[15][16] - 相对于以往全球冲击周期,新兴市场此次有更好准备应对,但当前市场情绪可能过于自满[14][16]
今晚迎美联储年内最后一次降息?专访惠誉首席经济学家→
第一财经·2025-10-29 2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