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最新!国家能源局新闻发布会文字实录
中国能源报·2025-11-01 17:56

能源供应保障 - 迎峰度夏期间全国最大电力负荷4次创新高,7、8月全国用电量连续两月破万亿千瓦时[9] - 前三季度规上工业原煤、原油、天然气产量分别同比增长2%、1.7%、6.4%[9] - 9月下旬5500大卡动力煤现货价达到704元/吨左右,风电、光伏部分产品价格较今年最低点明显上涨[9] - 10月29日全国统调电厂存煤2.2亿吨,可用35天,迎峰度冬期间煤炭供应基础坚实可靠[24] 能源消费结构 - 1—9月第三产业和城乡居民生活用电对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的贡献率合计达到54.5%[10] - 受新能源乘用车、液化天然气重卡及电动重卡加速渗透等因素影响,成品油消费延续下降趋势[10] - 天然气消费小幅增长,城镇燃气、发电用气持续增长,工业用气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10] - 受光伏、风电、核电等清洁能源发电量快速增长等因素影响,煤炭消费总体偏弱[10] 可再生能源发展 - 前三季度全国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3.10亿千瓦,同比增长47.7%,约占新增装机的84.4%[11] - 截至9月底全国可再生能源装机达到21.98亿千瓦,同比增长27.2%,约占电力总装机的59.1%[11] - 前三季度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2.89万亿千瓦时,同比增加15.5%,约占全部发电量的四成[12] - 风电、太阳能发电量合计达1.73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8.3%,在全社会用电量中占比达到22%[12] 风电与光伏细分数据 - 前三季度风电新增并网容量6109万千瓦,累计并网容量达到5.82亿千瓦,同比增长21.3%[13] - 前三季度光伏新增并网2.40亿千瓦,累计装机容量达到11.25亿千瓦,同比增长45.7%[13] - 风电累计发电量813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4.3%,平均利用率94.0%[13] - 光伏累计发电量916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4.1%,发电利用率94.7%[13] 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 - 截至2025年9月底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总数达到1806.3万个,同比增长54.5%,保障全国4000万辆新能源汽车充电需求[14] - 全国公共充电设施额定总功率约2亿千瓦,较年初增长59.2%,平均功率约44.4千瓦,较年初增长26.9%[14] - 目标到2027年底在全国范围内建成2800万个充电设施,满足超过8000万辆电动汽车充电需求[15] - 全国大功率充电设施已超3.7万台,实现“充电十分钟,续航300+”,车网互动聚合资源1943万千瓦[16] 电力市场建设 - 截至9月底全国累计完成电力市场交易电量4.92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2%,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63.4%[17] - 市场经营主体数量突破百万,达到102万家,同比增长26.3%[17] - 迎峰度夏期间跨省跨区市场发挥重要作用,闽粤联网满功率送电,电量同比增长85%[17] - 7月7日广东电力现货价格最高涨至1.293元/千瓦时,激励电厂优化生产组织[18] 绿色电力证书市场 - 1-9月绿证交易规模5.29亿个,同比增长1.1倍,三季度绿证平均交易价格达到5.06元/个,较一季度增长210%[25] - 创新推出多年期绿电协议,交易规模超过300亿千瓦时,分布式项目聚合参与绿色电力交易规模达到28亿千瓦时[26] - 国际可再生能源自愿消费倡议组织(RE100)已完全认可中国绿证,是绿证“走出去”的突破性进展[26] 能源投资态势 - 前8个月能源重点项目完成投资额达到1.97万亿元,同比增长18.2%,山东、江苏等6省区完成投资额均超1000亿元[36] - 核电、电网、新型储能、煤电成为拉动投资增长的重要力量,新疆、广东等地新型储能重点项目投资同比增速均超过100%[37] - 风电完成投资额同比增长超40%,海上风电项目投资增势强劲,太阳能发电重点项目完成投资额同比增长17.5%[37] - 氢能、光热发电、抽水蓄能等领域投资稳步增长,多个示范项目建成投产或开工建设[37] 未来发展规划 - 2035年全国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力争达到36亿千瓦以上,未来10年每年需新增2亿千瓦左右风光装机[29] - “十五五”时期将重点扩大新能源供给、推动新能源集成发展、拓展非电利用途径、提升消费水平、完善市场机制[30] - 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到2030年全国虚拟电厂调节能力要达到5000万千瓦以上[33] - 加快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建设,形成引导可调节资源灵活响应的价格信号[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