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行业聚焦:全球AR/MR光波导玻璃晶片行业 Top 5生产商市场份额及排名调查
QYResearch·2025-11-03 17:25

行业核心观点与市场规模 - AR/MR光波导玻璃晶片是增强现实与混合现实设备的核心光学组件,负责将显示影像高效传输并投射至人眼,实现虚拟图像与真实场景的精确叠加,其性能对影像清晰度、亮度及视场角具有决定性影响[2] - 预计到2031年,全球AR/MR光波导玻璃晶片市场规模将达到4.26亿美元,未来几年年复合增长率为5.1%[2] 市场竞争格局 - 全球范围内AR/MR光波导玻璃晶片的生产商主要包括Hoya、Corning、Schott等,2024年全球前三大厂商占有约57.73%的市场份额[7] 产业链分析 - 上游环节涉及高纯度光学玻璃原料及基材生产,包括硅酸盐玻璃、铝硅酸盐玻璃及特种光学玻璃的制造,代表性国际厂商有日本的DISCO与Hoya、德国的SCHOTT以及Lapmaster等[8] - 中游环节涵盖晶片的精密切割、超精抛光、离子交换、光学镀膜及检测等关键工艺,该环节对洁净度、设备精度与工艺一致性要求极高,产业趋势正向高自动化生产线、数字化质控系统及AI检测算法转型[8] - 下游主要应用于AR与MR终端设备,包括头戴显示器、空间计算眼镜及混合现实可视化系统等,代表性整机厂商包括Apple、Microsoft与Magic Leap,北美与亚洲是主要市场[9] 行业发展驱动因素 - 行业核心驱动力来自光学显示与空间计算技术的持续突破、全球科技巨头加速布局AR生态系统以及各国政策对虚拟现实产业的支持[10] 行业发展阻碍因素 - 行业面临较高的制造门槛与成本压力,晶片的超精加工与光学镀膜设备投资巨大,良率受制于材料稳定性与工艺一致性,国际高端原料及设备仍掌握在少数企业手中[11] 行业未来趋势 - 未来AR/MR光波导玻璃晶片将向高集成度、轻量化与低能耗方向演进,产业链将进一步走向自动化与数字化,AI质控与智能制造成为提高效率与可靠性的关键,绿色制造与区域化供应体系将成为新阶段的竞争焦点[12] 产品与市场细分 - 产品主要类型包括磷酸盐玻璃型、硅酸盐玻璃型等,主要应用于AR设备和MR设备,重点关注地区为北美、欧洲、中国、日本和韩国[14] - 产品可按折射率和厚度进行划分,细分市场主要基于晶片尺寸,如300mm、200mm和150mm[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