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内业务下滑海外签单大涨,基建巨头集体出海
第一财经·2025-11-04 17:30

行业整体表现 - 八大头部建筑央企中有五家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出现下滑,七家净利润表现缩水,甚至有企业降幅超过四成 [3] - 受房地产与基建放缓影响,行业面临转型压力,过往业务体量较大导致业绩持续增长压力不小,对应收账款的控制是一大挑战 [3] - 头部八大建筑央企中,仅中国电建、中国能建、中国化学实现营收规模增长,同比增幅分别为3.04%、9.62%、1.26% [13] - 归母净利润变动显著,仅中国化学归母净利增长10.28%,其余均不同程度下滑,中国中冶净利下滑幅度最大达41.88% [14] 海外业务拓展 - 海外工程基建订单逆势增长,正成为建筑央企新的增长极,基建巨头"出海"力度不小 [6] - 中国交建2023年境外新签订单3197.46亿元,同比增长47.50%;2024年境外新签订单3597.26亿元,同比增长12.50%;2025年前三季度境外新签合同额2840.58亿元 [6] - 中国中铁前三季度境外新签合同额1666.4亿元,同比增长35.2%;中国铁建境外新签合同额2048.21亿元,同比增长94.52%;中国电建境外新签合同额2137.54亿元,同比增长21.45% [7] - 中国能建前三季度境外签约额2646.78亿元,同比增长12.67%;中国中冶新签海外合同额669.0亿元,同比增长10.1% [7] - 海外业务有效缓解营收增长疲态,中国中铁上半年境外营业收入369.71亿元,同比增长8.34%;中国铁建境外营业收入370亿元,同比增长20.29% [15] 海外市场机遇与驱动因素 - "一带一路"八项行动、中非"十大伙伴行动"及多双边合作机制为海外基建业务发展带来新机遇,重大项目、优质项目正进一步向头部企业集聚 [9] - 全球基建投资缺口扩大,到2030年全球基础设施投资需求与现有投入之间的缺口将达15万亿美元,其中亚洲占比超60% [9] - 2023~2030年全球低碳基础设施投资规模预计达9.2万亿美元,可再生能源电站EPC合同占比将达35%,新能源、储能出海成为发展趋势 [10] - 到2030年全球矿产资源建设开发投资将增加3万亿至4万亿美元,数字化发展也为能源产业带来新机遇 [10] - 印尼计划迁都并推进2300公里收费公路建设,越南2025年计划完成约50个交通运输项目,泰国将投入超过1万亿泰铢建设5条新轨道交通线路 [10] 具体项目案例 - 中国交建和中国港湾联营体中标巴拿马运河四桥项目,主桥全长965米,是中资企业在拉美地区承建的最大单体桥梁项目,预计创造3000个直接就业岗位 [6] - 中国电建下属子公司签订秘鲁皮乌拉大区高复杂性医院设计与施工项目合同,金额约65.68亿元 [11] - 中国电建下属联合体签订沙特阿菲夫1和沙特阿菲夫2光伏项目合同,金额分别约为58.43亿元和58.76亿元,合计约117.19亿元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