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央行恢复暂停近10个月的国债买卖操作
第一财经·2025-11-04 23:45

央行重启国债买卖操作 - 中国人民银行于2025年10月恢复公开市场国债买卖操作,当月净投放长期流动性200亿元 [3] - 此次重启是继2025年1月暂停后的首次恢复,央行行长潘功胜在金融街论坛年会上宣布将恢复操作,因债市整体运行良好 [3] - 市场分析认为重启操作有利于支持实体经济、加强货币与财政政策协同、释放流动性并稳定市场预期 [3] 操作背景与历史规模 - 央行于2024年8月开始在二级市场进行国债买卖,截至2024年12月累计买入国债规模达1万亿元 [4] - 暂停操作的原因为年初债券市场面临供求不平衡压力较大、市场风险有所累积 [4] 市场对操作规模与意图的解读 - 中信证券认为200亿元的净买入规模较低,体现了央行操作稳健,意在呵护流动性及稳定债市预期,同时避免利率过快下行或对市场预期形成过度影响 [5] - 光大证券指出,若从10月28日恢复操作算起,至10月末仅4个交易日,日均净买入50亿元的规模并不小 [5] - 东方金诚分析,当前10年期国债收益率已升至1.8%附近,期限利差走阔,债市运行良好,为恢复操作创造了条件 [5] 操作对流动性及利率的影响 - 恢复国债买卖操作被视为加大对银行体系长期流动性的支持,有助于稳定2025年四季度及2026年一季度的宏观经济运行 [5] - 作为长期流动性供给工具之一,重启操作可在买断式逆回购和MLF面临较大到期压力的背景下,为呵护年底金融机构流动性充裕提供保障 [7] - 民生银行预计,恢复操作将稳固债市利率低位运行态势,但不会导致利率大幅下行,央行将保持流动性“不满不溢”,避免形成明显的进一步货币宽松预期 [8] 与其他流动性工具的协同 - 央行于11月5日开展7000亿元3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操作,为对当月到期量的等量续作,以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 [6] - 11月另有3000亿元6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和9000亿元MLF到期,市场预计6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可能加量续作,实现连续第6个月向市场注入中期流动性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