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Q1-Q3中标盘点:气质联用仪器国产“破局者”现身
仪器信息网·2025-11-05 17:10

市场总体规模与趋势 - 2025年1-9月中国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采购市场中标总金额为5.66亿元,涉及419台/套仪器 [1][2][4] - 中标数量呈现持续增长态势,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相较于第一季度均实现明显增长 [4] - 根据10月份已发布的超150条招标信息预测,第四季度GC-MS的中标数量有望持续攀升 [4] 区域市场分析 - 华东地区(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是GC-MS采购核心区域,贡献采购总量的33.61% [6] - 西南、西北地区随着经济发展与城市化进程,市场潜力正逐步释放,在环境保护、食品安全和药物研发等领域的需求日益增强,预计将成为行业新增长点 [7] 采购单位类型与品牌偏好 - 高校及科研院所是GC-MS的绝对采购主力,采购占比高达46%,采购金额约2.59亿元 [9] - 在高校科研设备采购中,进口品牌占据绝对优势,在可识别品牌的174台仪器中,进口品牌为146台,涉及金额约2.05亿元,占比超过90%;国产品牌仅28台,金额约为2099万元,占比不足10% [9] - 高校倾向进口仪器源于其性能稳定、国际认可度高,更契合以论文为导向的科研评价体系 [9] 品牌竞争格局 - 进口仪器在招标市场中仍占据主导地位,占比高达85.93% [16] - 国产品牌市场份额已提升至14%,呈现稳步增长态势 [16] - 进口品牌中,安捷伦、岛津、赛默飞持续领先;国产品牌安益谱表现突出,中标金额近2500万元,并成功斩获多个大单,例如以单台620万元成交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化工材料研究所 [16] 产品类型与细分市场 - 从仪器类型看,三重四极杆型GC-MS中标161台,总金额占比达48.97%,金额遥遥领先;单重四极杆型虽中标160台,金额占比仅为27.79% [20] - 便携/走航式质谱仪在生态环境监测等领域需求上升,国产品牌(博赛德、红谱、安益谱、谱育、海尔施等)在该细分领域表现突出,中标占比超过90% [20] - 前处理配套设备的采购量也有所增加,反映出样品前处理环节日益受到重视 [21] 政策影响与未来展望 - 2025年9月底国务院发布新政策,进一步明确了国产仪器的界定标准,并加强了对本国产品的采购支持 [9] - 虽然进口设备短期内仍占主流,但随着标准逐步清晰、国产仪器持续进步,采购风向标预计将发生变化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