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融资与市场热度 - 截至2025年上半年,全球人形机器人领域融资总额突破140亿元,其中中国企业占比高达60%,融资额达84亿元,已超过2024年全年水平[6] - 今年以来,国产机器人订单合计超30亿元,对应近2万人形机器人本体[7] - 字节跳动正以月薪12万的高薪招聘人形机器人专家,并传出今年将豪掷12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854.5亿元)开发AI芯片[3] - 优必选作为“人形机器人第一股”,在港股的市值已超过600亿元[26] 主要公司技术进展 - 小鹏最新一代人形机器人IRON步态逼真,其“大脑”具备物理世界大模型和3颗自研图灵芯片,总算力高达2250 TOPS,全身共有60个关节和200个自由度[9][11] - 宇树科技发布的Unitree H2机器人身高180厘米,全身有31个自由度,具备舞蹈、武术等动作能力,并拥有仿生人脸[12][14] - 银河通用的Galbot机器人拥有强大的泛化能力,其自研的GraspVLA是全球首个端到端具身抓取基础大模型,可在紧密货架的零售场景中自主识别并抓取商品[16][17][19] - 智元机器人的精灵G2是工业级交互式具身作业机器人,在汽车零部件生产车间完成精密操作,并能在物流分拣场景中适配95%以上的工厂地面[20][21][23] 互联网巨头布局 - 字节跳动在具身智能领域早有布局,其机器人团队于2023年7月归入AI Lab,并在两年内密集推出RoboFlamingo、GR-2、Seed GR-3、Robix等一系列模型,还推出了拥有20个自由度的灵巧手ByteDexter[28][29][30][32] - 阿里通义千问团队已成立具身智能专项小组,其多模态模型正向具备长时序推理能力的“基础智能体”演进,阿里云还与英伟达在Physical AI领域展开合作,蚂蚁集团旗下的灵波科技已推出人形机器人Robbyant-R1[33][35][36] - 京东通过投资智元机器人、千寻智能、逐际动力等多家公司覆盖完整产业链,并发布自有具身智能品牌JoyInside和“智能机器人产业加速计划”,宣布未来三年投入超百亿资源[37] - 百度与优必选合作,其人形机器人Walker S通过百度智能云千帆AppBuilder平台接入文心大模型,百度还投资了智元机器人,双方基于“灵犀”平台共建机器人底座[38][39][40] - 腾讯早在2018年就成立Robotics X实验室,2024年9月公布其人居环境机器人“小五”,2025年领投智元机器人B轮融资,并与越疆机器人联合发布国内首个模块化具身智能平台Tairos[41][43] 科技公司与车企动态 - 小米通过自研与投资构建生态,其网红机器狗“铁蛋”将成本拉至万元级,并已发布两代人形机器人CyberOne,第三代产品主攻轻量化与成本控制,公司计划五年投资20亿元建设研发制造基地,并通过旗下基金累计投资近50家企业,金额超150亿元[45][46][47][50] - 除小鹏外,长安汽车与海尔共建“人车家”生态,上汽联合逐际动力成立具身智能实验室,比亚迪则与港科大共研具身智能大模型[54] - 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由小米机器人、优必选、京城机电等共同持股成立,小米机器人、优必选和京城机电持股均占比28.57%[53]
小鹏IRON“脱皮证非人”、字节豪掷800多亿,人形机器人竞争太激烈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