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在拐点中寻找新增长:麦肯锡倪以理对话通力大中华区总裁包嘉峰
麦肯锡·2025-11-12 10:01

公司在中国市场的历史与现状 - 公司于1996年进入中国市场,昆山基地是其全球最大的电梯与自动扶梯制造工厂,也是全球第二大研发中心 [3] - 中国是公司最大的单一市场,这得益于中国城市化在过去15-20年的快速扩张 [3] - 公司早期以新梯安装业务为主,聚焦住宅市场和高层建筑两大赛道,在中国快速发展时期实现了20%以上的增速 [3] - 2021年是新建高峰,之后新项目显著下滑,行业来到转折点,公司必须进行战略转向 [3] 新阶段的战略方向 - 公司新战略聚焦三大方向:服务的数字化与效率提升、城市更新、可持续发展与绿色技术的普及 [4][5] - 维保业务已成为公司在华最大的业务板块,公司运用物联网、预测性维保和数据分析提升效率与服务质量 [4][5] - 未来5至10年的发展重点在于老旧建筑加装电梯以及15至20年设备的更新改造,预计2027到2028年新设备与更新改造市场将出现叠加效应 [5] - 公司将能量反馈技术应用于所有新设备和改造项目,单台每年约节省1200元电费,规模化部署15年可累计抵消一部电梯的成本 [5] 业务转型与组织能力建设 - 业务从一次销售100台新梯转向一次销售1台或10台的更新改造和服务,市场更分散,需要团队能力全面更新 [6] - 公司需要提升社交媒体与数字化营销能力,更细致地传递安全与质量的品牌优势 [6] - 新设备与服务业务的比例已从2022年的80比20调整为如今的60比40,公司目标是实现50比50的成熟结构 [10] - 公司拥有超2万名员工,转型意味着转变企业文化和工作方式,使业务和利润更加可持续 [10] 市场竞争与双品牌策略 - 面对本土品牌在低线城市以激进价格扩张的竞争,公司坚持安全、质量、合规的底线 [7] - 公司在价值链上积极降本,但不牺牲标准,其供应链扎根中国,具备接近本土对手的网络效应与响应速度 [7] - 公司采用双品牌策略覆盖不同价位与场景,第二品牌巨人通力专注如货运、数据中心等细分场景,两品牌协同发力,尽量避免内耗 [8] - 中国是全球最大电梯市场,新设备占全球60%,在运设备占全球40%,目前中国有大约1100万台电梯在运行 [8] 数字化战略的具体实践 - 公司数字化分三步走:数据采集、预测性维保、AI辅助运维,构建知识库帮助技术员通过拍照、语音获得分步指导 [11] - 公司进行大规模再培训,并从汽车与科技行业引入人才以推动转型 [11] - 中国开发的数字化电梯维保工具实现了现场与备件管理的端到端移动端集成,其物流与运营效率成为全球复制的样板 [11][12] - 当前数字化优先级是预测性维保落地与一线效率提升,生成式AI将用于现场问题诊断,无人机及机器人等技术将在成熟后引入 [12] 全球供应链布局与中国的核心地位 - 中国制造较欧洲制造至少具三倍竞争力,计入运费,在中国制造并运至欧洲的成本仍低于欧洲本地制造 [12] - 公司供应链核心技术与零部件仍主要在中国,分布式布局稳步推进,在欧洲保有一定供应链以对冲风险,并在粤港澳大湾区设置运营中心 [12] - 中东的高层项目依赖从昆山出口的部件,中国的高层建设经验可直接迁移,但对于轿厢、门等备件尽量就近装配以降本提效 [12] - 公司明确"扎根中国、投资中国"的战略,董事会给予支持,短期内供应链不可能搬离中国,因为生产设备与效率提升依赖中国制造 [8][9] 中国市场的独特价值与全球意义 - 公司视中国为优先市场,专为中国住宅市场开发产品,真正的学习与创新多在中国发生 [14] - 中国市场的规模最大、学习最快、场景最丰富,是公司将中国经验反哺全球的关键节点 [14] - 中国团队展现出强大的执行力,例如数字化维保工具在12个月内让1.8万技术人员日常使用,开发及推广速度惊人 [13] - 截至采访今年已有2.8万台配备能量反馈技术的新驱动装置在全国投入使用,制造、供应链与协同展现的中国速度在全球少见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