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拿消费者当小白鼠!智能电动汽车安全强监管时代来了
第一财经·2025-11-13 18:52
2025.11. 13 当事故涉及智能驾驶时,责任认定变得异常复杂。一旦发生事故,车企通常会调取后台数据,声称"事发时驾驶员未接管,系统处于正常状态",将责任 归咎于驾驶员"未按要求操作"。而驾驶员则可能声称"过于信任系统宣传"。由于数据黑匣子掌握在企业手中,消费者维权极其困难,而市场也无法明晰 真正的事故原因。 部分厂商为了追求高能量密度和低成本,在电池材料、结构设计和热管理系统的验证上可能存在不足,导致电池安全风险。部分厂商为了追求更优美的车 身设计及更低的风阻,将门把手隐藏,甚至不去设置机械结构,导致发生事故时驾驶员难以开门逃生。 另一方面,当互联网公司跨界进入汽车制造业后,制造业的严谨已然异化为一场场精心策划的流量盛宴。 作者 | 第一财经 洪飞红 一场场事故的惨痛教训,倒逼智能电动汽车安全走向强监管时代。在事故发生后,或被动或主动,车企们已开始大批量召回有问题的车型,这有助于消除 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企业"亡羊补牢"或许值得称赞,但防患于未然仍是保障安全的第一道关,强化相关安全监管已迫在眉睫。 近日,根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标准制修订计划,公安部组织完成了《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国家标准的征求意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