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又一电商巨头轰然倒下:负债千亿宣告破产
创业邦·2025-11-17 18:10

文章核心观点 - 电商行业已进入“存量竞争”的深水区,过去依赖流量红利和资本输血的商业模式正被淘汰 [16] - 在经济下行周期中,未能完成自我革新的平台将被更高效率、更强信任的新势力取代 [16] - 企业生存的关键因素转变为稳健的现金流、可持续的用户价值和系统性的运营能力 [16] WeMakePrice破产案例 - 韩国首尔重整法院正式确认终止WeMakePrice的重整程序并宣告其破产,公司因负债高达4462亿韩元(约合3.2亿美元)而资产仅486亿韩元,无力偿债 [4] - 公司曾以“社交商务”和“团购”模式崛起,2019年销售额一度突破4653亿韩元,但2022年营收骤降至不到2000亿韩元 [8][9] - 破产原因包括市场竞争加剧(如Coupang转型)、未能建立差异化核心竞争力、疫情冲击及资本市场收紧 [8][9] - 公司于2023年被新加坡电商集团Qoo10收购,但资金链问题未解决,最终于2025年9月被正式宣告破产 [9] Wish衰落案例 - Wish母公司ContextLogic于2020年12月上市时估值高达140亿美元,市值一度突破170亿美元,但此后业绩迅速下滑 [11] - 公司营收从2021年的约21亿美元同比下降20%,降至2022年的约5.7亿美元,2023年第三季度营收仅约5600万美元,同比再降57%,净亏损约8000万美元 [11] - 用户规模快速流失,活跃用户从2021年的9000万下滑至2023年的1100万 [11] - 公司存在严重的商户信任危机,包括高额罚款和拖欠货款,有商户被拖欠货款长达1年,累计被冻结金额超过42万美元 [13] - 最终公司以1.74亿美元的价格被出售给Qoo10,售价仅为巅峰估值的1% [13] 行业趋势分析 - 从2024年至2025年11月13日,全球破产清算或被收购的电商平台已超过十家 [11] - WeMakePrice的破产标志着以“团购”为代表的早期电商模式正式退出竞争舞台中央 [9] - 巨头的倒下是行业迭代的起点,对仍在市场的玩家而言,需要不断进化才能生存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