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人形机器人赛道,早已挤满车企
具身智能之心·2025-11-18 08:46

车企入局人形机器人赛道概况 - 一场由车企深度参与的机器人竞赛已拉开帷幕,已有广汽、上汽、比亚迪、长安、奇瑞等十余家车企涌入人形机器人赛道 [2][3] - 海外市场特斯拉、宝马等也提出了自己的人形机器人思路 [2] - 车企集体杀入机器人赛道是产业升级与技术演进的必然结果,也是新能源资本故事退潮后市场亟需的新估值锚点 [2][15] 主要车企的战略布局与进展 - 特斯拉CEO马斯克称人形机器人Optimus预计市场规模达数十亿台 [4] - 小鹏汽车计划在2026年底实现人形机器人IRON的规模化量产 [5] - 广汽计划在2025年实现自研机器人零部件的批量生产,2026年实现整机小批量生产 [6] - 奇瑞将机器人业务视为公司的第二增长曲线 [6] - 多家车企已将机器人应用于总装车间、质检区等复杂场景,实现大负载搬运、精密装配等多任务协同作业 [6] 车企布局机器人的战略分类 - 布局机器人赛道的汽车公司可分为四大类:自主研发派、投资与收购派、场景驱动派、投资+自研派 [7] - 特斯拉、小鹏、广汽为自主研发派,强调底层技术复用与协同 [7] - 现代、宝马、上汽为投资与收购派,通过投资收购快速补齐技术短板 [7] - 比亚迪为投资+自研派,兼具自研与投资特点 [7] - 北汽、奇瑞为场景驱动派,与合作方研发定制化机器人 [8] 汽车零部件产业链上游的跟进 - 2025年以来,A股近30家汽车零部件公司设立机器人子公司,瞄准核心零部件、灵巧手、传感器等关键环节 [9][10] - 例如金固股份注册全资子公司作为拓展具身智能业务的核心平台 [11] - 拓普集团投资50亿元建设机器人电驱系统生产线,年产能为30万套电驱执行器 [13] - 电驱执行器是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单机价值约数万元人民币 [13] - 雷迪克通过收购傲意科技20.41%股权,补齐灵巧手的关键生产能力 [14] 车企入局机器人的驱动力与挑战 - 车企布局机器人的核心初衷是应用于自身生产线以实现提效降本,并灵活应对市场产能波动 [6] - 汽车零部件和机器人零部件的技术同源性是车企入局的底气所在 [14] - 汽车行业竞争加剧导致零部件企业主业毛利率下降,布局机器人是为寻找增量 [14] - 车企对非结构化人机交互场景理解有限,在动态平衡、精细操作等关键环节尚处追赶阶段 [15] - 工业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加速国产化,为跨界企业带来更激烈的市场竞争 [15] 资本市场视角与竞争关键 - 人形机器人仍处于技术验证与商业模式探索阶段,技术路线未收敛 [16] - 对于多数年营收达数十亿的上市企业,布局机器人更多承载着市值管理的战略意图 [16] - 胜负的关键已不在于某一单项技术的突破,而是跨系统整合能力与资本耐力的综合较量 [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