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传播

搜索文档
向阿拉伯读者讲述精彩的中国故事
人民日报· 2025-07-03 08:31
公司业务发展 - 突尼斯东方知识出版社成立于2016年,由芙蓉与丈夫共同创办,主要致力于翻译出版中国图书,向突尼斯及其他阿拉伯国家的读者传播中国文化 [1] - 在9年时间里,公司引进并翻译出版了80多种中国图书,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历史、社会等内容 [2] - 公司出版的知名书籍包括《郑和与非洲》《中国道路与中国道理》《故宫史话》《破解中国经济十大难题》等 [2] - 公司在阿拉伯国家的各种国际书展上展出多种优秀作品,深受当地读者欢迎 [2] 市场策略 - 公司通过与当地读者交流、市场调研等方式,了解读者对哪些类别的中国作品更感兴趣 [2] - 公司挑选领域内较为知名的作者及影响力较大的、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翻译出版 [2] - 公司关注作品是否能够生动地展现中国社会的真实风貌以及中国人民的生活和思想 [2] 市场需求 - 突尼斯国内书店很少出售有关中国的图书,但读者对中国图书很感兴趣 [1] - 在第三十九届突尼斯国际书展上,读者对中国的热情、对中国故事的喜爱超出预期 [2] - 读者不仅想了解中国悠久的历史和文明,还想了解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秘诀 [2] - 突尼斯学习中文的人越来越多,对深入了解中国文化和来中国做生意有需求,需要更专业的中文教材 [2] 未来计划 - 公司计划出版一系列高质量的中文教材 [2] - 公司将继续翻译优秀的中国文学作品 [2] - 公司以书籍为桥梁,推动文明互鉴,促进民心相通 [2]
用歌声连接彼此,用真心搭建桥梁
人民日报· 2025-05-24 05:56
文化交流与青年互动 - 德国伯乐中文合唱团17名师生到访中国进行14天游学之旅,探寻大熊猫故乡、三星堆博物馆等地,感受中华文明底蕴和当代中国创新活力 [1] - 该合唱团是习近平主席访德期间成立的,11年来通过"唱歌学中文"活动促进德中民间交流,每周固定排练4小时,吸引周边地区学生驱车100多公里参与 [2] - 合唱团成员在中国街头即兴演唱《成都》引发中国民众共鸣,并参与上海快闪、桂林支教、北京冬奥会、成都大运会等活动,用音乐传递友谊 [3] 文化体验与科技认知 - 合唱团成员在三星堆博物馆被古蜀文明震撼,在武侯祠感受传统文化穿越千年的力量,在成都熊猫基地观察大熊猫生活习性 [5] - 成员体验西南交通大学高铁模拟驾驶,称赞中国高铁在速度、智能化和安全性方面的国际领先地位,并对刷脸进站、机器人送餐等科技应用表示叹服 [6] - 成员表示中国科技与生态环境和谐共生,日常生活高度科技化,社会运行效率显著提升 [6] 教育合作与未来展望 - 西南交通大学组织中德青年交流活动,包括川剧表演、太极拳体验和双语《茉莉花》合唱,德国学生还尝试演奏古筝曲目《打虎上山》 [7] - 成员表示近距离人际交流比书本知识更可贵,中国之行点燃了对跨文化交流的热爱,希望未来成为德中合作参与者 [6][7] - 合唱团被视为德中友谊之船,用歌声连接彼此,促进两国年轻一代理解、倾听和共同成长 [7]
织就非中友好的同心结(环球走笔)
人民日报· 2025-05-06 06:17
文化基础设施援建项目 - 中国援建吉布提国家图书档案馆并于2020年启用 该项目配备现代化设施和丰富藏书 提供舒适阅读环境[1][3] - 图书馆项目支持吉布提加快文化事业发展 有效保护民族语言并提升民族自豪感[3] 文化传播与教育合作 - 吉布提孔子学院举办春节联欢会 设有中国结展位吸引大量学生参与文化交流活动[1] - 通过孔子学院 艺术演出和媒体合作等途径 吉中两国人文交流持续深化[3] 文化产品本地化与影响力 - 国家图书档案馆藏有索马里语版《孙子兵法》 其蕴含的战略思维对当地读者产生实际工作生活指导价值[2] - 中国结作为传统文化符号被赋予好运 如意和成功寓意 在吉布提形成文化认同[1][3] 经贸合作与商业机遇 - 中国发展红利为非洲国家创造就业机会并助推新业态发展 当地商人通过参与两国经贸交流实现个人价值[3] - 中文学习需求增长源于中国经济发展成就 当地商人计划拓展线上线下业务以扩大商业朋友圈[3]
2025年“国际中文日”活动暨中国汉字中的生活美学展览开幕式在波兰举行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4-29 10:30
中波文化交流活动 - 中国驻波兰使馆在波兰社会科学大学举办2025年"国际中文日"活动,近300人出席,包括中国驻波兰大使孙霖江、罗兹省督办公室主任布查尔斯基、罗兹市常务副市长普斯泰勒尼克等 [1] - 孙霖江大使强调语言是民心相通的桥梁,希望更多波兰青年通过学习中文成为中波友好交流使者 [1] - 普斯泰勒尼克表示罗兹愿在经贸、教育、文化等领域深化与中国的交流合作 [2] - 帕托拉校长表示愿在开设中文、中医课程等方面加强与中国高校合作 [2] 中文教育合作 - 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副主任静炜表示语合中心愿为波兰汉学和国际中文教育发展提供支持 [2] - 波兰家园公民协会主席哈伯教授作《语言是民族认同和文化遗产传承的基础》主题演讲 [2] - 维斯瓦大学孔子课堂负责人高永革作《中文之美:从仓颉到东方美学》主题演讲 [2] 中国文化展示 - 师生参观《雅正·和鸣:中国汉字中的生活美学》展览,欣赏中国竹笛、古筝、舞蹈表演 [2] - 现场体验书法、剪纸、茶艺等中国文化项目 [2] - 活动展示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中波文化交流 [3]
「甲亢哥」为什么爆红
投资界· 2025-04-07 15:58
外国博主在中国的内容演变 - 早期以"伏拉夫"为代表的"我爱中国派"通过夸张表达吸引关注,但被质疑商业动机过强 [15] - 第二阶段出现"歪果仁研究协会"等深耕中国文化的博主,通过适度夸张反应展现真实中国生活 [15] - 当前阶段以"甲亢哥"为代表的抽象娱乐风格崛起,采用无剪辑直播形式引发全球互动狂欢 [15] "甲亢哥"中国行的传播效果 - 四场户外直播平均观看量突破600万,登伏羲山短视频播放量超1000万 [13] - 抖音一周吸粉近300万,六条视频三条登热榜,平均点赞量50万 [18] - 全球网友通过其视频重新认知中国,评论称"中国发展速度令人震惊""中国人友善悠闲" [13] 外国博主商业化运作模式 - "甲亢哥"背后机构East Goes Global曾运作Jessie J参加《歌手》、西城男孩视频号演唱会等案例 [19] - 该机构目标从连接西方艺术家与中国粉丝,升级为帮助西方企业接触中国消费者 [19] - 同类博主埃文·凯尔通过捐赠日军罪证相册切入,转型为文旅推广型网红,获地方政府合作 [18] 内容赛道的新趋势 - 近期涌现"追讨文物"类内容,如郭杰瑞追索大都会博物馆方壶视频获10万点赞 [18] - 成功路径多为先以历史议题建立信任,再转向生活化内容实现流量变现 [18] - 直播互动形式成为新风口,"甲亢哥"单场直播吸引4000万观看,形成跨国文化互动场景 [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