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古筝
icon
搜索文档
海外青少年近距离感知中国音乐魅力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11-03 09:00
活动概述 - 核心活动为“华乐连心·共谱未来”中国音乐海外青少年推广计划,旨在通过现场教学、工作坊、音乐演出等形式为海外青少年搭建感知中国音乐魅力的桥梁 [1] - 该计划由中外文化和旅游交流中心发起,并联合驻外文化和旅游机构、国内知名音乐学院和乐团以及世界各地音乐机构与学校共同举办 [1] - 计划已在海外成功举办2年,覆盖西班牙、丹麦、德国等多个国家,增进了海外“Z世代”群体对中国文化的了解 [2] 线下教学活动 - 在德国柏林中国文化中心举办为期2周的二胡短期培训,由中央音乐学院在读博士研究生授课,内容包括二胡发展史、演奏技巧及经典曲目赏析 [1] - 在马耳他中国文化中心举办琵琶培训班,在泰国曼谷中国文化中心举办古筝培训班,其中古筝班成为最受学员欢迎的课程 [1] - 无锡民族乐团音乐小组到访斯里兰卡和泰国进行演出,并围绕经典乐曲、音乐创作等话题展开交流 [2] - 中国音乐学院音乐小组在阿根廷和智利开展音乐工坊、专题座谈、演出交流及音乐教学培训等活动 [2] 线上推广活动 - 线上开展“中国音乐听我奏”视频展播活动,吸引来自新西兰、西班牙等11个国家的青少年参与,展示其学习中国音乐的成果 [2]
加拿大蒙特利尔上演“天涯共此时”中秋琵琶音乐会
中国新闻网· 2025-10-14 11:05
活动概况 - 中国驻蒙特利尔总领馆与蒙特利尔植物园于10月11日在中国园(梦湖园)联合举办“天涯共此时——庆中秋刘芳琵琶独奏音乐会” [1] - 活动是上海与蒙特利尔缔结友城关系40周年系列庆祝活动之一 [2] - 现场还设有摄影图片展、汉服试穿、妆造、古筝演示、月饼品尝和茶水展台,吸引数千名游客参观体验 [1] 文化表演内容 - 华人琵琶演奏家刘芳演绎了涵盖不同流派和时代的8首琵琶名曲,包括《霓裳曲》《十面埋伏》等 [1] - 曲目编排平衡了传统与现代、文曲与武曲、优美抒情与戏剧冲突 [1] - 刘芳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民乐系,曾两度获得加拿大国家艺术委员会颁发的艺术家个人成就奖 [1] 战略意义与影响 - 梦湖园是蒙特利尔与上海两市交流合作并缔结友好关系的历史见证 [2] - 活动被描述为“一座跃动着生命力的文化桥梁”,生动展现了两市源远流长的深厚情谊 [2] - 中国文化和旅游部自2017年起推出“天涯共此时”品牌活动,旨在向世界阐释中秋节文化内涵,推动文明交流互鉴 [3]
南非斯坦陵布什大学孔子学院举办中秋文化雅集活动
中国新闻网· 2025-10-08 11:01
活动概况 - 南非斯坦陵布什大学孔子学院团队在伍斯特镇雨果·诺德艺术中心教学点举办“月满中秋·文化雅集”系列活动 [1] - 活动吸引了约60名嘉宾参与,包括伍斯特中学、艺术中心的师生家长以及中华文化爱好者 [1] - 活动通过多种形式呈现了一场沉浸式的中华文化盛宴 [1] 活动内容 - 活动形式包括国画创作、传统乐器演奏、茶点品赏、汉服体验和手工教学 [1] - 教学团队成员带领参与者了解中秋神话与节俗,并设计了趣味灯谜互动 [3] - 参与者体验了中国各朝代服饰的风格与文化内涵,并尝试了中式结绳的编制 [3] - 活动展示了中国文房四宝,讲解了国画的渊源与意境之美 [3] - 艺术中心绘画教师史云川讲解国画笔法、构图及美学理念,并现场创作《玉兔呈祥》《花好月圆》等作品赠予嘉宾 [3] - 张怡演奏古筝名曲《水调歌头》,陈婕以葫芦丝演奏《萱草花》 [5] 活动反响 - 雨果·诺德艺术中心校长汉里·汉密尔顿表示活动让他们切身感受到了中国艺术的优雅与深邃,也让文化交流的桥梁更加稳固 [5] - 活动在学员们身着汉服展示作品、互致中秋祝福的氛围中落下帷幕 [5]
我们村的“王牌”丨民族乐器奏响乡村富民曲
央广网· 2025-10-03 09:12
行业概况 - 民族乐器产业成为兰考县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3] - 产业已辐射到周边五个村庄 [3] - 行业年产值达到30余亿元 其中民乐产品占比在40%以上 [3] - 行业带动就业人数达1.8万人 [3] 产业发展历程 - 2014年以来在扶贫政策支持下 县里号召在外年轻人返乡创业并提供贴息贷款与技术培训 [1] - 2017年徐场村实现脱贫 民族乐器产业如雨后春笋般发展壮大 [1] - 近10年当地民族乐器产业飞速发展 基本实现家家从事乐器生产和销售 [3] 企业运营与规模 - 徐场村105户人家中有92户开办了琴坊 [2] - 村民徐卫平的作坊从最初被泡桐音板卡住资金 发展到如今年生产6000台古筝的工厂 [1][2] - 泡桐音板是古筝的“心脏” 需要自然阴干存放三年 [1] 产品与材料 - 主要产品包括古筝 古琴 琵琶 阮等十多种民族乐器 [3] - 制作古琴 古筝 琵琶等传统乐器使用兰考本地的泡桐作为“黄金材料” [1] - 存在定制化需求 如英国客户要求将古琴的钢丝弦换成蚕丝弦 并对木质有特定要求 [1] 金融支持与经济效益 - 金融支持政策加码 兰考县针对民乐产业推出“乐器贷” [2] - 民族乐器产业使徐场村全村群众人均收入增加近万元 [2]
民乐名家汇聚 保利国乐艺术节首次落地天津
中国新闻网· 2025-08-17 15:19
活动概述 - 2025保利(天津)国乐艺术节将于8月17日至23日在天津举办,为该活动首次落地天津 [1] - 艺术节由北京保利剧院管理有限公司主办,将在天津大剧院举办近十场演出活动 [3] 活动内容 - 艺术节汇聚国内顶尖民乐名家、一流音乐学院资深教授等业界翘楚,组成强大师资团队 [3] - 活动涵盖琵琶、二胡、笙、古筝、扬琴、竹笛六大专业领域 [3] - 提供面向广大市民的惠民演出,让市民感受国乐魅力 [3] 活动意义 - 保利国乐艺术节已成功举办两届,今年首次落地天津 [3] - 天津的历史和文化底蕴为国乐艺术节的落地提供了肥沃土壤 [3]
聊商为烟台高新区10所学校捐赠教学物资,价值约20万元
齐鲁晚报网· 2025-08-07 18:40
捐赠活动概况 - 活动于8月6日上午在烟台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实验中学举行 主题为"聊商助学 大爱无疆"助力教育振兴爱心公益捐赠 [1] - 聊城市聊商联盟会 衡水市山东商会 烟台市聊城商会 湖南省山东商会共同参与捐赠 [3] - 捐赠总价值约20万元的教学物资和资源 [3] 捐赠物资详情 - 教学物资包括古筝 吉他 篮球 微型教学无人机等实体设备 [3] - 教学资源包括教师Deep Seek电子版使用手册 学生笔记资源库等数字化内容 [3] - 捐赠面向烟台高新区10所学校 [3] 商会社会责任理念 - 聊商联盟会强调企业不仅要创造经济价值 更应主动回馈社会 为教育事业添砖加瓦 [5] - 烟台聊城商会将公益事业作为核心工作 从帮扶困难学子到支援社区服务始终践行社会责任 [5] - 商会价值不仅在于凝聚商机 更在于传递温暖和践行社会责任 [5] 教育影响评估 - 捐赠物资将丰富学生课堂体验 助力综合素质提升 [5] - 教学资源为高新区中小学和幼儿园教育工作注入新活力 [5] - 活动体现对教师身心健康的关怀 激励教育工作者深耕教育事业 [5]
用民乐架起沟通之桥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8-06 06:50
文化传播与音乐教育 - 王加琦通过在伦敦唐人街表演古筝并上传视频,成功吸引大量关注,旨在推广中国民乐文化 [1] - 在孔子学院举办中国文化讲座,向外国人教学中国乐器,并采用竖琴作为切入点介绍古筝 [4] - 互动环节中现场教学古筝技法,展示揉弦、压弦等特殊手法,激发外国学生兴趣 [4] 表演形式与创新 - 采用站姿演奏古筝以拉近与观众心理距离,并展示马面裙等中国服饰元素 [3] - 在表演中融入敲击古筝等创新手法,增强音乐层次感与气势 [3] - 改编曲目前进行细节打磨并录制预制版,确保演出质量与差异化 [3] 观众互动与教学 - 表演后邀请观众体验古筝,并携带小尺寸古筝供儿童学习简单儿歌 [3] - 演唱古风歌曲如《探窗》《精卫》,并介绍民族戏腔技法,引发观众对中国戏曲的好奇 [3] - 已有外国人主动询问学习中国乐器,开始进行古筝教学工作 [6] 艺术共鸣与影响力 - 演奏《渔舟唱晚》引发英国观众情感共鸣,体现艺术无国界 [5] - 在当地知名度提升,更多人通过音乐了解中国文化 [5][6]
古筝声飘马德里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7-17 07:59
文化传播与艺术创新 - 代安娜在西班牙马德里康普顿斯大学留学期间,通过街头古筝表演传播中国音乐文化,吸引了大量社交媒体关注 [2] - 代安娜身着汉服演奏古筝,独特的东方气韵显著提升了街头表演的吸引力 [3] - 代安娜与西班牙芭蕾舞者亚历珊德拉合作,将古筝与芭蕾舞融合创作,作品在社交媒体获得高人气 [4][5] - 代安娜创新演奏英文歌曲《see you again》,用古筝演绎流行音乐,赋予曲目舒缓悠扬的东方韵味 [5] 跨文化合作与商业活动 - 代安娜在中秋节期间参与马德里中国文化中心活动,演奏《左手指月》等曲目,并与华裔及西班牙表演者合作 [6] - 代安娜受云南企业邀请,在巴黎化妆品展会上演奏《彝族舞曲》等民族音乐,并穿着纳西族服饰推广云南文化 [6] - 代安娜在巴塞罗那全球移动通信大会上为中国光纤企业展台演奏古筝,科技与艺术的结合吸引了参展观众 [6] 未来计划与艺术探索 - 代安娜计划将古筝轮指技巧与LED灯跑马效果结合,提升表演的舞台视觉效果 [6] - 代安娜未来拟尝试古筝与弗拉明戈等西方艺术元素的融合创作 [6] - 代安娜表示将继续通过音乐传播中国文化,并希望结识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7]
“做自己热爱且擅长的事”(为梦想奔跑)
人民日报· 2025-07-15 06:03
核心观点 - 短视频博主郑鸿杰通过内容转型聚焦非遗技艺传播和乡村文化推广 实现个人品牌差异化发展 [1][2][3] 内容创作转型 - 2015年开始拍摄自制手工艺短视频 每个视频制作周期达10-15天 从零开始摸索创作流程 [1] - 2023年战略转向非遗技艺题材 接触周边地区非遗项目并与非遗传承人开展共创合作 [1][2] - 学习大漆工艺耗时半年 剪纸走马灯制作需掌握特殊剪纸技法如折叠剪纸和力度控制 [1][2] 内容特色与形式 - 以乡间老屋和山野竹林为天然拍摄场景 使用木材等原材料制作物品 范围涵盖日用品到大型器械 [1] - 通过镜头展现淳朴乡村生活与手工技艺 采用多元形式呈现非遗技艺美学价值 [1][3] - 近期内容融合福建地域文化元素 包括莆田闹元宵习俗 泉州古村落和宁德下党乡茶馆等风土人情 [3] 运营发展路径 - 初期独立创作后因内容受欢迎组建专业团队 成为专职短视频博主 [1] - 面临同类题材博主竞争压力 部分竞争者作品视觉冲击力更强 促使公司坚持差异化定位 [1] - 未来计划持续产出优质内容 扩大非遗文化和乡村风情传播影响力 [3]
海峡两岸音乐交流季在厦门启幕
新华社· 2025-07-11 09:36
海峡两岸音乐交流季活动概况 - 第十七届海峡论坛活动之一的海峡两岸音乐交流季在福建厦门开幕 约200名两岸音乐文化领域知名人士、行业协会代表、优秀青年合唱团队参与 [1] - 活动主题为"鹭遇同声 音创未来" 面向两岸业界青年 包含主旨论坛、行业研讨会、"华灿之夜"音乐晚会、校园民谣经典音乐会、音乐市集、训练营等多项内容 [1] - 活动持续时间为7月10日至12日 [3] 两岸音乐交流成果 - 金门紫韵筝乐团团长王敦玲首次参与活动 带领7名学生以"筝声里的诗词雅韵"为主题进行演讲加演奏形式的古筝展示 [1] - 台湾知名音乐家杨慕指出音乐语言是心灵的共鸣和情感的交流 期待通过交流季实现两岸音乐人共谱乐曲、共赏佳音 [1] - 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李心草表示该活动搭建了开放包容的交流平台 期待两岸在音乐创作、表演形式、艺术理念等层面深度交流 [2] 行业发展观察 - 大陆民乐呈现蓬勃发展态势 演奏者基本功扎实 获得台湾音乐从业者认可并表达学习意愿 [1] - 活动体现两岸音乐产业合作趋势 通过常态化交流机制促进创作更具深度、广度和时代感的作品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