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

搜索文档
南非斯坦陵布什大学孔子学院举办中秋文化雅集活动
中国新闻网· 2025-10-08 11:01
原标题:南非斯坦陵布什大学孔子学院举办中秋文化雅集活动 南非斯坦陵布什大学孔子学院团队近日在伍斯特镇雨果·诺德艺术中心(The Hugo Naudé Art Centre) 教学点举办"月满中秋·文化雅集"系列活动,吸引了来自伍斯特中学、艺术中心的师生家长以及中华文 化爱好者等约60名嘉宾参与。 活动以国画创作、传统乐器演奏、茶点品赏、汉服体验和手工教学等多种形式,为当地民众呈现了 一场沉浸式的中华文化盛宴,让中南文化在明月之下共鸣共美。 南非斯坦陵布什大学孔子学院团队近日在当地一处艺术中心举办"月满中秋·文化雅集"系列活动。图为 与会者展示绘画作品。(斯大孔院供图) 随后,张怡以古筝名曲《水调歌头》寄情明月,琴声清雅悠远,传递团圆祝福;陈婕以葫芦丝演奏 《萱草花》,以悠扬旋律表达对母亲与亲人的思念。 活动在学员们身着汉服展示作品、互致中秋祝福的氛围中落下帷幕。雨果·诺德艺术中心校长汉里· 汉密尔顿(Hanri Hamilton)表示:"这场活动让我们切身感受到了中国艺术的优雅与深邃,也让文化交流 的桥梁更加稳固。" 南非斯坦陵布什大学孔子学院团队近日在当地一处艺术中心举办"月满中秋·文化雅集"系列活动。图为 ...
我们村的“王牌”丨民族乐器奏响乡村富民曲
央广网· 2025-10-03 09:12
央广网北京10月3日消息(记者谭瑱 李凡)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 道,中国之声特别策划《我们村的"王牌"》本期推出:《民族乐器奏响乡村富民曲》。 走进河南省兰考县堌阳镇徐场村,街道两旁白墙青瓦的琴坊林立。时而清脆、时而低沉的乐声不时 从庭院里传出。32岁的斫琴师徐亚冲正在调试一张给英国客户定制的古琴。 徐亚冲:他特别喜欢咱中国的传统古琴,现在大部分都是以钢丝弦为主,但是他要求换成蚕丝,蚕 丝琴弦的木头木质要疏松,木头要够老。 徐亚冲制作古琴所用的面板,取自兰考本地的泡桐,成为制作古琴、古筝、琵琶等传统乐器的"黄 金材料"。 村民徐卫平在2007年创办了一家古筝生产作坊。作坊一开起来,就被泡桐音板给卡住了。泡桐音板 是古筝的"心脏",琴音脆不脆、共鸣透不透,全看这块板的成色。可这泡桐需要等足三年。 徐卫平:当时发展中最困难的就是资金问题。板子要自然阴干,我们一般都是存放三年,做几个就 卖几个,存货也不敢多存,你没有资金你怎么存? 2014年以来,在扶贫政策的支持下,县里号召在外年轻人返乡创业,没本钱,给予贴息贷款;没技 术,县里安排年轻人到厂里学习,管吃管住。2017年,徐场村实现脱贫, ...
民乐名家汇聚 保利国乐艺术节首次落地天津
中国新闻网· 2025-08-17 15:19
活动概述 - 2025保利(天津)国乐艺术节将于8月17日至23日在天津举办,为该活动首次落地天津 [1] - 艺术节由北京保利剧院管理有限公司主办,将在天津大剧院举办近十场演出活动 [3] 活动内容 - 艺术节汇聚国内顶尖民乐名家、一流音乐学院资深教授等业界翘楚,组成强大师资团队 [3] - 活动涵盖琵琶、二胡、笙、古筝、扬琴、竹笛六大专业领域 [3] - 提供面向广大市民的惠民演出,让市民感受国乐魅力 [3] 活动意义 - 保利国乐艺术节已成功举办两届,今年首次落地天津 [3] - 天津的历史和文化底蕴为国乐艺术节的落地提供了肥沃土壤 [3]
聊商为烟台高新区10所学校捐赠教学物资,价值约20万元
齐鲁晚报网· 2025-08-07 18:40
捐赠活动概况 - 活动于8月6日上午在烟台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实验中学举行 主题为"聊商助学 大爱无疆"助力教育振兴爱心公益捐赠 [1] - 聊城市聊商联盟会 衡水市山东商会 烟台市聊城商会 湖南省山东商会共同参与捐赠 [3] - 捐赠总价值约20万元的教学物资和资源 [3] 捐赠物资详情 - 教学物资包括古筝 吉他 篮球 微型教学无人机等实体设备 [3] - 教学资源包括教师Deep Seek电子版使用手册 学生笔记资源库等数字化内容 [3] - 捐赠面向烟台高新区10所学校 [3] 商会社会责任理念 - 聊商联盟会强调企业不仅要创造经济价值 更应主动回馈社会 为教育事业添砖加瓦 [5] - 烟台聊城商会将公益事业作为核心工作 从帮扶困难学子到支援社区服务始终践行社会责任 [5] - 商会价值不仅在于凝聚商机 更在于传递温暖和践行社会责任 [5] 教育影响评估 - 捐赠物资将丰富学生课堂体验 助力综合素质提升 [5] - 教学资源为高新区中小学和幼儿园教育工作注入新活力 [5] - 活动体现对教师身心健康的关怀 激励教育工作者深耕教育事业 [5]
用民乐架起沟通之桥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8-06 06:50
文化传播与音乐教育 - 王加琦通过在伦敦唐人街表演古筝并上传视频,成功吸引大量关注,旨在推广中国民乐文化 [1] - 在孔子学院举办中国文化讲座,向外国人教学中国乐器,并采用竖琴作为切入点介绍古筝 [4] - 互动环节中现场教学古筝技法,展示揉弦、压弦等特殊手法,激发外国学生兴趣 [4] 表演形式与创新 - 采用站姿演奏古筝以拉近与观众心理距离,并展示马面裙等中国服饰元素 [3] - 在表演中融入敲击古筝等创新手法,增强音乐层次感与气势 [3] - 改编曲目前进行细节打磨并录制预制版,确保演出质量与差异化 [3] 观众互动与教学 - 表演后邀请观众体验古筝,并携带小尺寸古筝供儿童学习简单儿歌 [3] - 演唱古风歌曲如《探窗》《精卫》,并介绍民族戏腔技法,引发观众对中国戏曲的好奇 [3] - 已有外国人主动询问学习中国乐器,开始进行古筝教学工作 [6] 艺术共鸣与影响力 - 演奏《渔舟唱晚》引发英国观众情感共鸣,体现艺术无国界 [5] - 在当地知名度提升,更多人通过音乐了解中国文化 [5][6]
古筝声飘马德里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7-17 07:59
文化传播与艺术创新 - 代安娜在西班牙马德里康普顿斯大学留学期间,通过街头古筝表演传播中国音乐文化,吸引了大量社交媒体关注 [2] - 代安娜身着汉服演奏古筝,独特的东方气韵显著提升了街头表演的吸引力 [3] - 代安娜与西班牙芭蕾舞者亚历珊德拉合作,将古筝与芭蕾舞融合创作,作品在社交媒体获得高人气 [4][5] - 代安娜创新演奏英文歌曲《see you again》,用古筝演绎流行音乐,赋予曲目舒缓悠扬的东方韵味 [5] 跨文化合作与商业活动 - 代安娜在中秋节期间参与马德里中国文化中心活动,演奏《左手指月》等曲目,并与华裔及西班牙表演者合作 [6] - 代安娜受云南企业邀请,在巴黎化妆品展会上演奏《彝族舞曲》等民族音乐,并穿着纳西族服饰推广云南文化 [6] - 代安娜在巴塞罗那全球移动通信大会上为中国光纤企业展台演奏古筝,科技与艺术的结合吸引了参展观众 [6] 未来计划与艺术探索 - 代安娜计划将古筝轮指技巧与LED灯跑马效果结合,提升表演的舞台视觉效果 [6] - 代安娜未来拟尝试古筝与弗拉明戈等西方艺术元素的融合创作 [6] - 代安娜表示将继续通过音乐传播中国文化,并希望结识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7]
“做自己热爱且擅长的事”(为梦想奔跑)
人民日报· 2025-07-15 06:03
核心观点 - 短视频博主郑鸿杰通过内容转型聚焦非遗技艺传播和乡村文化推广 实现个人品牌差异化发展 [1][2][3] 内容创作转型 - 2015年开始拍摄自制手工艺短视频 每个视频制作周期达10-15天 从零开始摸索创作流程 [1] - 2023年战略转向非遗技艺题材 接触周边地区非遗项目并与非遗传承人开展共创合作 [1][2] - 学习大漆工艺耗时半年 剪纸走马灯制作需掌握特殊剪纸技法如折叠剪纸和力度控制 [1][2] 内容特色与形式 - 以乡间老屋和山野竹林为天然拍摄场景 使用木材等原材料制作物品 范围涵盖日用品到大型器械 [1] - 通过镜头展现淳朴乡村生活与手工技艺 采用多元形式呈现非遗技艺美学价值 [1][3] - 近期内容融合福建地域文化元素 包括莆田闹元宵习俗 泉州古村落和宁德下党乡茶馆等风土人情 [3] 运营发展路径 - 初期独立创作后因内容受欢迎组建专业团队 成为专职短视频博主 [1] - 面临同类题材博主竞争压力 部分竞争者作品视觉冲击力更强 促使公司坚持差异化定位 [1] - 未来计划持续产出优质内容 扩大非遗文化和乡村风情传播影响力 [3]
海峡两岸音乐交流季在厦门启幕
新华社· 2025-07-11 09:36
海峡两岸音乐交流季活动概况 - 第十七届海峡论坛活动之一的海峡两岸音乐交流季在福建厦门开幕 约200名两岸音乐文化领域知名人士、行业协会代表、优秀青年合唱团队参与 [1] - 活动主题为"鹭遇同声 音创未来" 面向两岸业界青年 包含主旨论坛、行业研讨会、"华灿之夜"音乐晚会、校园民谣经典音乐会、音乐市集、训练营等多项内容 [1] - 活动持续时间为7月10日至12日 [3] 两岸音乐交流成果 - 金门紫韵筝乐团团长王敦玲首次参与活动 带领7名学生以"筝声里的诗词雅韵"为主题进行演讲加演奏形式的古筝展示 [1] - 台湾知名音乐家杨慕指出音乐语言是心灵的共鸣和情感的交流 期待通过交流季实现两岸音乐人共谱乐曲、共赏佳音 [1] - 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李心草表示该活动搭建了开放包容的交流平台 期待两岸在音乐创作、表演形式、艺术理念等层面深度交流 [2] 行业发展观察 - 大陆民乐呈现蓬勃发展态势 演奏者基本功扎实 获得台湾音乐从业者认可并表达学习意愿 [1] - 活动体现两岸音乐产业合作趋势 通过常态化交流机制促进创作更具深度、广度和时代感的作品 [1][2]
“乐韵中非,心桥共筑”:中国传统艺术打动肯尼亚观众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7-01 15:31
文化交流活动 - 山东师范大学艺术团在肯尼亚多地举行巡回演出,包括内罗毕大学、斯特拉赫男子学校、肯尼亚国家图书馆和肯雅塔大学等地 [4] - 演出形式多样,包括独奏、合奏、器乐与武术融合等,展现二胡、琵琶、竹笛、笙、古筝、扬琴等传统乐器的特色 [4] - 乐曲编配结合巡演地特色,将中国传统乐器与当地经典作品巧妙融合 [4] 观众反响 - 肯雅塔大学音乐学院教师迪达·巴里萨称赞中国高校艺术团演奏技艺精湛,情感丰富,尤其喜爱《十面埋伏》 [1] - 肯雅塔大学音乐学院学生海勒姆对融合多种中国传统乐器的合奏印象深刻,认为音色层次丰富 [4] - 学习中文的中学生海莉表示演出让她对中国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认为音乐是跨越语言的桥梁 [4] - 斯特拉赫男子学校学生对武术节目表现出极大兴趣,热情模仿并邀请武术演员教学 [4] 互动与教学 - 在国家图书馆演出后,裂谷理工学院和总统府小学的学生们被中国传统乐器吸引,现场学习中文儿歌《小星星》 [8] - 肯雅塔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周晓东认为演出不仅是艺术展示,更是文化与心灵的深度交流 [8] 文化影响 - 演出激发了肯尼亚师生对中国音乐的兴趣,促进非中音乐融合交流的探讨 [4] - 巴里萨教授期待未来更多交流机会,推动传统音乐教育与创作合作 [4] - 演出在肯尼亚师生心中播下中华文化的种子,促进跨文化合作的可能性 [8]
文明对话国际日庆祝活动在布加勒斯特举办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6-05 09:02
文化交流活动 - 中国古筝音乐会在布加勒斯特国家音乐大学和中国驻罗马尼亚大使馆举办,主题为"对话·知音——用音乐与世界对话" [1] - 音乐会由沈阳音乐学院和古筝演奏家贾晓莉教授领衔,三位演奏家演绎了多首中华文化经典曲目 [1] - 古筝作为中国代表性民族乐器,已有2000多年历史,音色清澈优美,表现力丰富 [1] - 中罗音乐家合奏《春江花月夜》,获得观众热烈掌声 [1] 活动影响与反响 - 音乐会吸引数百名观众,现场反响热烈 [1] - 首次聆听古筝的观众对其表现力和演奏家技艺印象深刻 [1] - 活动生动诠释了音乐跨越国界的吸引力和文化对话的感染力 [1] 文明对话国际日 - 6月10日为文明对话国际日,由联合国大会2024年设立,旨在鼓励文明对话与理解 [2] - 中国驻罗马尼亚大使馆与罗马尼亚国家艺术博物馆将联合主办"对话·知音"中国古琴艺术赏析会,于6月26日举办 [2] 外交与文化合作 - 中国驻罗马尼亚临时代办华亚芳表示,音乐是超越语言的艺术,中罗长期保持密切文化交流与合作 [1] - 中方愿以文明对话为桥梁,推动交流互鉴,促进文明交融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