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居民增收
icon
搜索文档
新发展格局|如何促进居民增收
中信证券研究· 2025-03-11 08:23
文章核心观点 - 促进居民增收是大力提振消费、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的关键,短期可提升能直接调控的居民收入,中长期依赖产业转型升级并注重产业发展平衡性 [1][2] 促进居民增收的重要性 - 中央将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作为2025年第一大重点任务,消费是收入的函数,且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占GDP比重偏低,促进增收顺应改革要求,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之举 [2] 短期提升居民收入的政策 提升财政供养人员工资 - 历史上在经济增速下行、内需不振时国家会增加财政供养人员工资,涨薪持续2 - 3年,增加工资总额占当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约2.1% - 3.8% [3] - 假设增加工资总额占财政支出比重为2%,估计提升财政供养人员工资对应增加财政支出约6100亿元,占2025年新增赤字规模约38%,对财政压力有限 [3] 提高最低工资标准 - 最低工资标准由政府确定,过去十年调整幅度小于平均工资涨幅,各省差距小于平均工资差距,经济发达地区仍有上调空间 [4] 提高居民养老金标准 - 2025年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再提高20元,估算支出增加约414亿元,预计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提升幅度3.0% - 3.5%,支出增加约2000亿元 [4] - 2023年末企业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有历史滚存结余,养老金支出提高可用结余填补,未必需财政大幅补助 [5] 近期政策重点 - 2024年以来政策反复提及“劳动者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各地发布的企业工资指导线仅作参考,非私营单位平均工资涨幅一般高于指导线下线,部分省市私营单位低于指导线下线,后续可强化指导线约束作用 [6] 中长期提升居民收入的途径 - 行业平均工资涨幅与行业竞争力正相关,产需不平衡会抑制工资增长,推动全社会工资水平提升需平衡第二、三产业发展,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和扩大服务消费政策有助于提升居民收入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