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技术创新

搜索文档
方正证券:智能影像设备放量与智驾平权共振 建议关注各细分环节投资机遇
智通财经网· 2025-07-31 11:41
全球摄像头模组市场 - 全球摄像头模组市场规模有望从2023年的360亿美元增长至2029年的460亿美元 [1] - 摄像头作为智能终端设备的"视觉中枢",受益于手机创新下沉、汽车智驾加速渗透、智能影像设备出货高增等多重因素驱动 [1] - 光学产业链市场需求规模持续高增,主要应用于智能手机、汽车智驾、智能影像设备、XR及机器人等终端 [1] 手机光学市场 - 手机配置竞争重心向光学技术升级迁移,潜望式摄像头、OIS光学防抖等技术创新从高端机型向中端机型渗透 [2] - 可变光圈、玻塑混合镜头等新技术创新有望在行业龙头引领下加速渗透至高端机型 [2] - 一镜双目等光学变焦新技术创新有望持续迭代,推动手机光学市场规模稳健增长 [2] 智能影像设备 - 专业级无人机搭载6颗左右摄像头,光学镜头占手持智能影像设备BOM成本接近60% [3] - 大疆、影石、gopro等终端厂商产品创新迭代持续,短视频创作设备从专业自媒体下沉至普通人群 [3] - 无人机及手持智能影像设备出货量高增,带动相关光学模组市场规模加速扩张 [3] 车载光学产业链 - 2025年自主品牌车企开启"智驾平权"时代,高阶智驾车迎放量拐点 [4] - 高速NOA及以上高阶智驾车型摄像头搭载量将从3~8颗增加到8~12颗,像素需求从2M提升至8M [4] - 高阶智驾车销量提升有望带动光学产业链公司业绩高增 [4] XR设备及机器人 - 全球VR/AR摄像头总需求有望从2024年的0.60亿颗跃升至2029年的2.27亿颗 [5] - 光学模组是构建XR设备沉浸式体验的核心硬件,各大厂商积极推进XR设备技术升级及新品落地 [5] - 特斯拉、宇树科技等公司加速推进人形机器人技术迭代,远期有望打开消费级应用市场 [5]
波长光电: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招股意向书
2023-08-01 23:06
发行信息 - 公司拟公开发行2,893.00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比例25%,发行后总股本为11,571.80万股[7] - 预计发行日期为2023年8月14日,拟上市板块为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7] - 保荐人(主承销商)为华泰联合证券有限责任公司[7] 业绩数据 -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26,281.23万元、30,503.53万元及33,725.26万元,呈增长趋势[50] - 报告期内公司境外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4990.69万元、8353.47万元及8302.78万元,占比分别为18.99%、27.39%及24.62%[25] - 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为34191.50万元,净利润为6080.27万元[58] - 2023年1 - 6月营业收入为18272.43万元,同比增长12.72%;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455.93万元,同比增长19.58%[61] - 公司预计2023年1 - 9月营业收入为28500 - 31000万元,同比增长13.77% - 23.75%;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5700 - 6000万元,同比增长20.72% - 27.07%[63] 股权结构 - 朱敏直接持有公司50.37%股份,间接控制公司3.93%的表决权,与黄胜弟合计控制公司54.30%的表决权[26] - 吴玉堂直接持有公司24.97%股份,黄玉梅直接持有公司0.08%股份[26] 产品与技术 - 2022年公司推出光刻机平行光源系统及AR近眼检镜头等产品,进入半导体及AR/VR领域[45] - 公司开发皮秒、飞秒紫外远心场镜等激光光学产品获市场广泛认可[51] - 公司适用于PCB激光钻孔镜头取得客户批量订单[51] - 公司大口径硅的衍射面加工技术使红外中波产品具竞争力[51] - 公司多款红外硫系玻璃模压镜头实现批量出货[51] - 公司具备提供光刻机配套大孔径光学镜头的能力[52] - 公司成功开发光刻机平行光源系统并交付多套用于芯片光刻工序[52] - 公司开发用于光学镜片表面缺陷检测的自动检测上下料一体化设备[52] 研发情况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公司已获95项专利授权,其中有26项发明专利,拥有与核心工艺相关软件著作权10项[42] - 公司最近三年研发投入复合增长率为17.56%,累计研发投入金额为5134.44万元,最近一年研发投入金额为2001.32万元[56] 未来展望 - 公司未来将加强科技创新和科研投入,为多领域客户提供核心光学器件和解决方案,力争成为国际一流企业[68] 风险提示 - 公司提醒投资者关注新产品开发风险,新产品开发有不确定性,成功后还可能无法及时产业化、规模化经营[22] - 公司面临技术升级迭代与研发失败风险,若技术与工艺升级停滞、研发落后对手,或重大研发项目未突破、新技术不被认可,将影响持续发展[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