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并购潮
icon
搜索文档
申万宏源证券晨会报告-20250707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7-07 08:44
报告核心观点 - 本轮反内卷政策使 2026 年中上市公司中游制造固定资产形成增速低于名义 GDP 增速,供需格局拐点可见度提升;2026 - 27 年是牛市核心区间,25Q4 指数可能有效突破,25Q3 维持中枢偏高震荡市;保险配置高股息待市场关注度降低再进行,互联网平台资本开支改善驱动国内 AI 算力产业链股价,反内卷短期关注电力设备等,2026 年中游制造供需改善细分行业增加,战略看好港股 [3][10] - A 股并购量质齐升,科创板并购潮被激活,上市公司整合有投资机会,可从 IPO 撤回案例找并购发起方 [12] - 中国户外行业蓬勃发展,伯希和品牌高成长,纺织服装行业本周表现强于市场,内需改善是做多线索,推荐多个细分领域优质公司 [15][16] 各报告要点总结 《去产能是慢变量,去产量是快变量——策略一周回顾展望(25/06/30 - 25/07/05)》 - 2016 - 17 年供给侧改革核心要素:去产能使远期产能形成下降,去产量快速改善周期品供需格局,需求侧刺激有重要支撑作用 [1][10] - 本轮反内卷中游制造行业供给与 2016 年上游周期接近但政策重点不同:去资本开支是必然趋势,去产能体现为资本开支滞后影响等,不易推动严厉去产量 [2][10] - 短期上证综指突破提升风险偏好,大势研判 2026 - 27 年是牛市核心区间,25Q4 指数或有效突破,25Q3 中枢偏高震荡 [3][10] - 保险配置高股息待市场关注度降低,中美关税谈判使互联网平台资本开支或改善,反内卷短期关注电力设备等,2026 年中游制造供需改善细分行业增加,战略看好港股 [3][10] 《并购潮愈演愈烈,以产业视角寻找洼地——从微观案例看本轮并购趋势之二》 - 政策激活并购市场,A 股并购量质齐升,科创板并购潮被激活,科技资产是并购核心配置方向 [12] - 上市公司整合有投资机会,产业资本能精准锁定标的,被并购方获资源赋能,关注被收购方保留上市地位的交易 [12] - 可从 IPO 撤回案例找并购发起方,关注筹划上市未果企业,国资体系内优质未上市资产或注入短期承压上市公司 [12] 《高性能户外服饰品牌,乘行业东风快速成长——从伯希和看户外行业发展趋势》 - 中国户外行业蓬勃发展,预计 2029 年规模达 2157 亿元,行业集中度低 [15] - 伯希和品牌高成长,2024 年营收 17.7 亿元,归母净利润 2.8 亿元,定位高性价比,营销加持,多渠道扩展、扩品类提供增长弹性 [15] 《美越达成新贸易协议,ISPO 上海户外运动展启幕 - 纺织服装行业周报 20250706》 - 本周纺织服饰板块表现强于市场,近期行业社零、出口、棉价有相应数据表现 [15] - 美越达成新贸易协议,未来贸易环境利于优质制造商;ISPO 上海户外运动展开幕,看好运动户外板块高景气 [15][16] - 内需改善是 25 年做多线索,推荐运动户外、家纺童装等细分领域优质公司 [16]
国泰君安国际拿虚拟资产牌照是诱因,行业内部并购潮
搜狐财经· 2025-06-27 15:20
本文由 AI 算法生成,仅作参考,不涉投资建议,使用风险自担 和讯自选股写手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作为作者或者嘉宾的观点,不代表和讯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和讯相关的任何投 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 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和讯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和讯不做任何保 证和承诺。 今日聚焦昨日市场动态,成交额破1.6万亿,沪指达3450点创年内新高。多数投资者未从恐慌中缓过 神,看好此轮行情者不多,因锚定心理与熊市思维作祟。券商板块大涨,国泰君安国际拿虚拟资产牌照 是诱因,行业内部并购潮、制度改革及低估值才是上涨主因。对券商未来走势仍积极,估值合理后将以 持有为主。 后市需关注两件事,外部是7月9日美国关税谈判截止期临近,其与欧日谈判结果或影响我 国;内部是"十五五"规划重视科技自主与内需。此外,今日还有多地产业新闻、公司业绩及国际动态等 值得关注。 股票名称 ["国泰君安国际","长川科技","爱迪特","永臻股份"] 板块名称 ["券商板块","科技领域","内需领域"] 券商板块、估值性价比、行业改革 看多看空 文章中提 ...
牛俊岭:政策组合拳驱动半导体并购潮,产业整合加速与估值重构进行时
新浪财经· 2025-05-19 16:28
中国半导体行业发展阶段分析 - 2017年前为海外并购主导阶段 国内半导体存量资产较少 投资机构主要通过海外并购布局 元禾璞华基金抓住了产业转移趋势[1] - 2017-2021年为IPO爆发阶段 科创板开闸和注册制实施推动半导体股权投资热潮 上市门槛相对较低(3亿元收入/5000万元净利润) 细分赛道头部企业易上市 卖方并购意愿低导致估值高企[2] - 2021年后进入整合发展阶段 半导体上市公司数量已达200多家(超过美国成熟市场) 行业出现严重内卷现象 部分企业毛利率低于20%甚至个位数 政策导向转向支持存量资产整合与并购 卖方估值预期下降50%[3] 行业现状特征 - 细分赛道已形成明显梯队格局 模拟类和设计类企业率先完成上市 但第三、第四名企业竞争力显著弱于头部[3] - 对比国际成熟市场 美国半导体上市公司市值高度集中(前10名市值超万亿) 而国内上市公司数量过多但缺乏龙头[3] - 二级市场调整促使行业整合 2021-2023年政策明确支持并购重组 旨在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