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China Biotech Globalization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 BEST 大会_中国新兴前沿-生物科技崛起-China BEST Conference_ China‘s Emerging Frontiers – Biotech Ascent
2025-09-01 00:21
行业与公司 * 纪要涉及的行业为中国医疗保健行业 特别是生物科技领域[1][5] * 报告由摩根士丹利研究部发布 涵盖多家中国生物科技及制药公司 如恒瑞医药 翰森制药 中国生物制药 三生制药等[115][117][119] 核心观点与论据 **全球制药行业专利悬崖创造机遇** * 全球制药公司面临重大的专利悬崖 到2035年 肿瘤学 免疫学和心脏代谢领域贡献了80%的缺口[6] * 这为中国的创新药物资产提供了填补市场份额的机会[27] **中国在全球研发中的参与度显著提升** * 中国申办方在全球临床试验中的份额在过去十年中持续上升 从2015-2019年的占比到2024年 肿瘤学领域达到39% 传染病领域达到33% 免疫学领域达到29%[10][11] * 中国原研资产的对外授权交易势头强劲 交易总额从2020年增长至2024年 中国占比在2024年达到约35%[13][14] **中国创新药物的全球收入与审批前景广阔** * 预计到2040年 中国原研资产将渗透美国FDA批准的35% 并产生2200亿美元的中国以外收入 基准情景下[16][17] * 驱动因素包括成本 可及性和创新性 这些是中国创新持续全球化的关键支柱[19] **中国高效的研发基础设施带来更高投资回报** * 利用中国研发基础设施的项目内部收益率IRR为8.5% 而仅在美国进行的项目IRR为3.6%[22][23] **庞大的患者群体和研发投入** * 到2030年 65岁以上年龄组将占总人口的18%[30][32] * 中国癌症发病病例占全球比例显著 例如肺癌世界病例数约250万 中国病例数约87万 占比约35%[30][33] * 中国制药研发支出持续增长 从2017年的143亿美元预计增长至2026年的589亿美元[34][35] **强大的人才储备和科学产出** * 中国在STEM毕业生输出方面领先 总STEM毕业生约4000千人 博士毕业生从2019年的约40千人增长至2025年的约77千人 美国总STEM毕业生约820千人 博士毕业生约34千人[39][42] * 中国在科学产出方面取得显著进展 如FWCI Field-Weighted Citation Impact 和顶尖1%被引文章份额持续提升[39][40] **政策支持与创新差距缩小** * 政策框架支持药物创新 传染病 心脏代谢和免疫学是政策关注的关键领域[43][44] * 中国与全球的创新差距正在缩小 新活性物质NAS在中国与全球上市的中位延迟时间从2005-2009年的约12年缩短至2020-2024年的约3年[46][47] * 在主要创新药物类别中 后续进入者平均占据40%的市场份额[46][48] **巨大的市场规模和全球化潜力** * 全球药品市场预计以2023-2028年复合年增长率5.7%增长 到2028年达到19390亿美元 中国市场预计以2023-2028年复合年增长率7.7%增长 到2028年达到2342亿元人民币[51][52][53][54] * 中国制药公司成品药的海外销售占比目前普遍较低 大多低于3% 显示出巨大的出海潜力[55][56] **重要的对外授权交易案例** * 2024年至2025年7月期间发生了多笔重大对外授权交易 例如恒瑞医药将HRS-9821授权给葛兰素史克 总交易价值125亿美元 三生制药将SSGJ-707授权给辉瑞 总交易价值605亿美元[58] **中国生物制药公司的全球化路径** * 主要全球化方式包括对外授权 成立新公司NewCo和直接运营 各有其优缺点[59] **估值框架演变** * 业务发展BD前景约占分类加总估值法SOTP分析中基准案例价值的30% 对恒瑞医药 翰森制药和中国生物制药等公司尤为重要[61][62][63] * 香港上市的大型制药公司交易于30倍以上的远期市盈率[63] 其他重要内容 **需要关注的风险与挑战** * 需要关注全球数据一致性问题 以支持中国原研创新的可靠性和可及性[24] * 需关注可能影响美中创新轴的潜在政策措施[25] * 报告列出了关键资产的近期催化剂 如Ivonescimab的III期临床数据 BNTS327的II期全球数据等[24] **关键资产与合作关系** * 报告详细列出了由中国公司原研 并与全球制药公司合作开发的关键资产 涉及肿瘤学 心脏代谢 免疫学等领域 合作伙伴包括默沙东 阿斯利康 辉瑞 诺和诺德等[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