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change infrastructure resilience
搜索文档
Volatility Isn’t The Enemy: Inefficiency Is
Yahoo Finance· 2025-10-22 20:02
事件概述 - 2025年10月10日加密货币市场发生历史上最大的清算事件超过190亿美元的头寸在24小时内蒸发[6] - 事件由特朗普总统宣布对中国进口商品征收100%关税触发导致超过160万交易者的账户被强制平仓[6] - 当日多数清算发生在比特币价格突破125,000美元后建立的过度杠杆多头头寸上[2] 交易所基础设施表现 - 许多交易所在极端波动中出现故障包括登录失败、账户无法访问、止损单未能执行等[4] - 平台故障导致可管理的损失变为灾难性崩盘因为保护性订单无法执行[2] - 即使设有滑点保护或自动去杠杆化功能的交易所也受到全市场流动性枯竭的影响[3] - 去中心化协议如Aave Uniswap和Hyperliquid在处理巨大清算量时未出现显著运营中断[20] Phemex交易所的应对与基础设施 - 公司系统在整个事件期间保持正常运行未出现大规模中断或执行失败[7] - 交易者在危机期间始终保持对其账户和风险管理工具的访问[7] - 公司在基础设施上进行了过度投资包括可扩展的系统实时风险控制和消除单点故障的冗余系统[7][8] - 通过持续的压力测试模拟比10月10日更严重的情景并在2025年的波动周期中保持999%的正常运行时间[8][9] - 事件后公司发布了指导指南并设立了恢复基金和提供奖金以帮助减轻受影响交易者的损失[10] 对交易者的建议 - 设置多个部分止损单在不同价格水平为头寸建立分层保护[12] - 在极端事件中隔离保证金模式比全仓保证金模式更安全可限制风险至特定头寸的保证金[13] - 交易者应根据极端波动而非平均波动来调整杠杆规模幸存者通常为20%的波动而非5%的波动做准备[14] - 选择平台时应优先考虑可靠性而非营销宣传在价格剧烈变动时订单执行能力至关重要[14][15] 对行业及其他交易所的呼吁 - 行业长期以来在错误的指标上竞争如交易费用代币上市和营销预算而10月10日事件暴露了运营弹性的重要性[16] - 呼吁交易所CEO们提高透明度和责任感包括公布正常运行时间统计数据分享压力测试结果并投资于基础设施[17][18] - 交易所应以A-book模式运营将订单路由至市场使交易所利益与交易者成功保持一致[19] - 基础设施应被视为竞争优势而非成本中心行业标准应是持续压力测试和从开始就设计冗余[20] 市场展望与未来准备 - 历史表明危机之后往往伴随机会重大崩盘会清除杠杆并创造机会[21] - 下一次危机如果交易所不改变路线可能会更严重[21] - 市场在一小时内暴跌12%也可能同样迅速地反弹但这取决于平台是否正常工作[21] - 波动性是不可避免的而低效是一种选择能够信任的平台将在极端条件下生存和发展[25] - 未来的赢家将是那些在极端条件下交易者可以信任的交易所而非拥有最华丽功能或最低费用的交易所[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