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BOR Movement

搜索文档
香港金融-国内逆风意味着国际银行仍受青睐-Domestic Headwinds Mean International Banks Still Preferred
2025-08-18 10:52
行业与公司 - **行业**:香港金融业(亚太地区)[1] - **涉及公司**: - **本地银行**:恒生银行(Hang Seng Bank, 0011.HK)、中银香港(BOC Hong Kong, 2388.HK) - **国际银行**:汇丰银行(HSBC)、渣打银行(Standard Chartered)[1][9] --- 核心观点与论据 **1 本地银行面临的挑战** - **利率与信贷质量压力**: - 香港本地银行受HIBOR(香港银行同业拆息)下降和商业地产(CRE)信贷风险拖累,2025年上半年业绩承压[1][9][13] - 1个月HIBOR从2025年5月的3.98%骤降至0.59%(2022年以来最低),预计2025年下半年平均HIBOR为1.5%[13][14] - 恒生银行和中银香港的估值偏高(尤其恒生银行),但中银香港的股息支撑更强[1][9] - **信贷成本上升**: - 恒生银行因香港CRE敞口(占贷款组合15.4%)导致信贷损失增加,2025年预期信贷成本(Credit Costs)为118bps,高于2024年的57bps[31][55] - 中银香港的CRE敞口占贷款组合15%,但85%为香港本地蓝筹企业,风险相对可控[31] **2 国际银行的优势** - **多元化业务支撑**: - 汇丰和渣打的财富管理业务表现强劲,2025年上半年财富收入同比分别增长25%和23%[22][23] - 非利息收入(Non-NII)增长显著:中银香港2025年上半年Non-NII同比增长33%,主要来自佣金和费用收入[3][4] - **估值与资本回报**: - 国际银行估值更具吸引力,汇丰和渣打的市盈率(P/E)低于长期平均水平[43] - 汇丰2025年股票回购规模达30亿美元(略超预期),渣打分红高于预期[32][37] **3 关键财务数据** - **中银香港(2388.HK)**: - 2025年上半年净利息收入(NII)同比下降3%至252.26亿港元,Non-NII同比增长33%至124.57亿港元[4] - 2025年预期股息支付率55%,目标价上调至31.40港元(原24.70港元)[6][57] - **恒生银行(0011.HK)**: - 2025年预期EPS下调24%至6.82港元,信贷成本升至118bps,目标价微调至94.50港元(原93.00港元)[55][56] --- 其他重要内容 **市场动态与预期** - **HIBOR敏感性**: - HIBOR每下降100bps,汇丰的净利息收入(NII)将减少13.31亿美元(2025年上半年敏感性)[17][18] - 抵押贷款在HIBOR低于135bps时转为浮动利率,加剧利率下行压力[16] - **财富管理业务**: - 汇丰和渣打的财富管理AUM(资产管理规模)及净新增资金均实现季度环比和同比增长[22] **风险提示** - **本地银行风险**: - 恒生银行的股息支付率可能接近100%(2025年),若信贷成本持续高企,未来股息或面临压力[33] - 中银香港的净息差(NIM)预期从2024年的1.79%降至2025年的1.34%[61] - **国际银行优势**: - 汇丰和渣打的亚洲结构性增长故事(如财富管理)可能抵消香港本地业务的疲软[23] --- 估值与评级 - **评级调整**: - 恒生银行:**Underweight**(目标价94.50港元)[56] - 中银香港:**Underweight**(目标价31.40港元)[6][58] - 汇丰和渣打:**Overweight**,因估值合理且资本回报稳定[9][43] - **估值基准**: - 恒生银行2025年预期P/B为1.3倍,高于历史均值;中银香港P/B为1.1倍[64][70] --- 忽略内容 - 合规披露(如分析师认证、冲突声明等)[112-160] - 非财务相关的法律条款或区域监管说明[158-160]